药价降了,配套改革得抓紧
17种抗癌药经谈判平均降56.7%,25种药品在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11个试点城市平均降52%,其中有的药品降幅达96%……近期,一些药品大幅降价,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针对药品价格虚高的情况,去年10月、12月,通过谈判议价、规模“团购”药品,昂贵的抗癌药、原研药价格回落,越来越多的患者买得起药、用得起药。同时,降药价的过程,也是在挤出药价“水分”、封堵回扣空间。可以说,国家力促药品大幅降价,节省了成百上千亿元药费,办成了民生实事。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这对老百姓来说,是重大利好消息。也应看到,药价下降、进医保只是一个方面,还应降低看病总费用,包括药费、检查化验费、耗材费等。否则,即便药费降了,如果其他费用高了、看病总费用没有实质降低,就会抵销药价下降的红利,影响群众获得感。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各级政府对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人均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也在上涨。降低看病费用的现实需求,已是十分迫切。
药价下降,看病费用却不一定下降,这个怪现象的背后,还是以药补医机制在作祟。近几年,我国在所有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告别了以药补医的逻辑。少了药品加成收入,医院可以增加其他业务收入,比如提高检查费、耗材费,多使用耗材、多做检查等。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以药补医。事实上,这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在一些医院并不鲜见。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生在引导患者需求中占有主导地位,患者较难察觉是否多做了检查、多用了耗材;又因为医保不断提高的报销水平,患者并没有觉得多花了钱。然而,医保的钱是百姓的救命钱,医保基金也不应被浪费。
走出以药补医的怪圈,必须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完善医生薪酬制度。少了药品加成收入,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需要改变,政府补助应及时到位,医疗服务价格要调整到合理水平,实现“腾笼换鸟”。同时,应当构建对医生的激励约束制度,不再考核科室、医生的业务收入指标,还应通过综合绩效考核、加强监管、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多种手段,引导医生开处方的笔转向更好的以患者为中心。最近,作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市开展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目的就在于为带量采购降药价进行配套改革。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引导医生用好处方权的薪酬改革也将顺势而动。
需要强调的是,降费用的本质是回归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并不是要一味压低费用。一刀切固然简单,比如设置单张处方费用限额,但“副作用”也多,容易出现“中间降了两头翘了”等现象。日益进入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常常面临着类似的复杂局面。只有多方协同配合、联动发力,才能撬动改革“绊脚石”,最终实现多赢,让百姓受益。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