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共建诚信社会
当我们谈到个人信用,往往会想到诚信等形容品质的词汇,所以信用往往代表了道德品质,是对个人的人格勾勒,是一种柔性的力量。除此之外,一说到信用,人们通常会用“遵守信用”来搭配,因此信用也是对公民在公共事务中态度和做法的描述。遵守信用的背后,体现出一种社会契约,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它也是一种制度和规则,是一种刚性的力量。信用本身兼具了“刚”与“柔”。想要共建诚信社会,就要“刚柔并济”,既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宣传;也需要健全法律、完善奖惩机制、共建社会征信系统……
良好的信用有助于个人发展、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最终提高全社会的运行效率。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无论是租用共享单车,还是个人贷款,信用良好的人往往能快速获得他人认可,进而给自己生活、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最终促进个人发展。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口碑、信誉愈发受到各方重视,因此,良好的信用可使企业的交易成本降低,经营效率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信用在政府管理方面的价值也令人惊喜。只要有信用认证,众多政务服务就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一次“刷脸”,省去了群众的千里奔波,也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促进了政府的精细化管理。
信用是一种道德品质,要想激发这股“柔性”的力量,就要利用教育、宣传、引导等“柔性”手段,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培育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诚信,一直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在当下,却出现个人学术造假,离婚率居高不下,收礼、拿红包现象频繁,各类诈骗案被持续曝光等现象,在这背后不难发现,小到个人层面,大到社会公德,都有诚信缺失的影子。因此,提升全民的诚信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构建诚信社会,呼唤一种“柔性”的力量,全社会既可以通过“三微一端”、课堂教育等手段加大宣传引导,也可以通过各类诚信人物的评选活动,来进行教化。当然,只有“柔性”一种手段还是不够的……
信用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还是一种制度和规则。想要构建诚信社会,还需要一种“刚性”的力量,利用法律手段,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完善奖惩机制。老话说:“业无信不兴”。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失信往往会影响自身公信力,导致利益受损。但“店大欺客”现象也时有发生。从最近发生的“奔驰女车主坐在车盖维权”事件可以发现,若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单纯依靠教育、引导,呼吁其加强自省,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就需要“刚性”手段。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违法乱象行为;就要建立社会征信系统,放宽民营机构认证标准,为每个人建立信用档案,最终形成政府—银行—企业—社区全覆盖的征信系统;就要完善奖惩机制,建立“黑红”名单,使各方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信用是我们的一种内在品德,也是外界对我们的一种要求、规范。建设诚信社会,既需要“柔性”的教育,也需要“刚性”的制度,只有“刚柔并济”,才能为“诚信”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让其绚烂绽放……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查看答案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 查看答案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