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为民营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民营企业不断迎来利好消息。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但据不完全统计,在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只占25%,金融支持力度与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严重不匹配。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并强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老大难问题,此次的《意见》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支持,让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完善普惠金融政策有了政策准星;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打开了民营企业债券、股权融资的通道;贷款审批不得设置歧视性要求,使“竞争中性”“所有制中立”扎实推进,瞄准了消除针对民营企业隐性壁垒的要害,等等。形象地说,《意见》是一份让金融更好服务民营企业的说明书,也是一张催促金融机构转变角色的时间表。接下来,针对困扰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从认识、环境、机制等因素入手,积极推动改革。

  切实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需要更主动的变革。以平台建设为例,目前,信息化的信用体系一定程度上不健全、不畅通,金融机构有必要主动引进信用产品,发挥债券市场的定价作用,同时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先行做好民营企业的增信服务。针对落后产能、僵尸企业过多挤占信贷资源,金融机构有必要对标产业升级、调整经济结构的大趋势,腾笼换鸟,将信贷资源更多导向民营企业,特别是科创企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金融机构有必要清理不合规、不合理收费项目,防止权力渗透;民营企业融资与金融风控之间的平衡点不好把握,有必要打通银、险、信用评估等内部机制,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等等。

  在机制方面,需要下大力气改变机制运行惯性。比如,过去一些金融机构把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简单等同于信用收缩,对民营企业不分情况,采取一刀切的限贷、收贷、断贷措施,挫伤了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民营企业对此多有反映。同时,强化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也不能一刀切、一哄而上、一阵风,一企一策、因事施策,民营企业才能得到实惠,稳定预期。此外,还需防范权力信贷、人情信贷卷土重来。要看到,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不是短期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而是要补齐短板,使金融服务民企优质化、长效化。这一目标最终要靠金融机构之间发挥协同效应,金融服务和自身改革发挥协同效应,新理念与新信息技术发挥协同效应才能达成。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以问题为导向,从能做的事做起,能改的事改起,金融服务就能激荡一池春水,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推动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前行。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没有争议的行为,肯定不是创造;没有争议的人物,肯定不是创造者。任何真正的创造都是对原有模式的背离,对社会适应的突破,对民众习惯的挑战。如果眼巴巴地指望众人理解,创造的纯粹性必然会大大降低。平庸,正在前面招手。通过文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 A.任何新的事物在一开始总是会受到质疑
  • B.伟大的创造不需要乞求所有人的认可
  • C.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误会而等待理解
  • D.只有勇于坚持自我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创一番事业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