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以“标准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是高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关乎生活品质的提高、财产安全的保障,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国家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有效建立高质量标准化,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第一段:开篇点题。首句论述了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关系及高质量的重要性。从而提出本文的立意:有效建立高质量标准化,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通过完善标准化建设,能够有效保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比如,对设计和生产标准设置较高“门槛”,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企业按照高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有利于规范流水线高质量、高效率作业;检验检测机构根据高标准要求对产品原料、零部件、生产环节等进行检测,能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符合规定的指标。这一从设计、生产到市场流通的闭环质量管理,任何一环离开了标准,都无法切实保证质量。精简优化政府标准体系、提高市场标准有效供给、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才能更好提升标准的整体质量,以高标准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二段:阐述标准化的重要性。先是提出标准化保护公共利益的观点,然后以三个分句描述了标准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尾句再次强调要提升标准的整体质量。

  精简优化政府标准,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对此,近年来的相关改革先做“减法”,即“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和“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既“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为培育发展市场标准预留空间。同时,按照法律要求只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仅在保障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管理需要的范围内制定,行业和地方标准不再具有强制性而均为推荐性标准,既能筑牢质量安全底线,又能避免标准交叉重复矛盾。这是以法律手段为政府标准体系“瘦身”,推动推荐性标准向公益类标准过渡,以更好地满足各方需求、协调各方利益。

  第三段:分论点1——精简优化政府标准,切实保障公共利益。此段是从政府角度切入。从两方面论述政府的对策,一是做“减法”,二是依靠法律手段。

  培育搞活市场标准,提升质量和竞争力。标准化工作的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我国标准缺失老化滞后的现实问题,相关改革做了两项“加法”,即“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和“放开搞活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有了这一市场标准的新类型,协会、商会等社团便有权制定更加灵活的标准,及时回应市场变化。此外,赋予企业制定自身标准的自主权,取消了对企标备案的限制性规定,有助于激发企业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段:分论点2——培育搞活市场标准,提升质量和竞争力。此段是从市场角度切入。先是肯定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然后提出两项“加法”,明确“团体标准”的意义。最后建议赋予企业制定自身标准的自主权。

  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标准整体水平。在做好“加减法”的基础上,相关改革对提升标准整体水平进行“优化”,即在借鉴国际标准的基本经验之外,积极推动各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这一方面规定了参与的内容,以推进国际标准转化应用,助力提升我国标准的整体质量,共享质量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国家鼓励社会各方包括企业、社团等参与国际标准化提供了制度支撑,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技术、装备和服务“走出去”。

  第五段:分论点3——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标准整体水平。此段是从国际角度切入。首句先是提出要借鉴、推动国际标准化建设。然后从两方面论述其好处,一是提升我国标准的整体质量,二是助力中国标准“走出去”,中国产品等走出去。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公共利益,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满足企业提质增效的需求,定能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成功助力高质量发展。

  第六段:总结全文。再一次强调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成功助力高质量发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