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携手共进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关于如何处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只要把农村人口接到城市里来,就完成了城镇化。”然而,这样会偏离“城乡一体化”的方向,最终变成“城乡一样化。”总书记曾说过,“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为城乡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我们应统筹城乡之间关系,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共同进步。

协调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需要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乡风文明是影响着乡村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关乎乡村的和谐氛围,同时也与城市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更影响着我国文明进程的推进。试想如果一个村子里的村民整天游手好闲,村里整天矛盾纠纷不断,那么必将影响邻里之间的和谐,也不利于整个村子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必然制约我国经济的进步。因此,我们应在乡村做好价值观宣传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而做好乡风文明建设。

协调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需要遵循先进理念指引。思想是行动的先驱,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共同发展,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指引。“北碚之父”卢作孚在进行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时,提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的现代化。”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文化、游览于一身的区域”的总目标,全面实行乡村现代化。在他这一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嘉陵江三峡成功成为了一个集“经济、文化、社会、环境、自治建设”一体化的现代化区域,从而也推动了周边城市的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遵循先进理念的指引,能为协调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指引方向。

协调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需要主动回归乡土自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古代诗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表达了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然而,当前有许多人沉迷于城市的繁华,不愿回归到乡土田间,但他们不知道在有些城市中已经被“技术高精度”和“规模经济”同质化,看的虽徒有外表,但实质却“千城一面”。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一直倡导物质与精神生活并存,他28岁时回到家乡,在乡村中接受了大自然的熏陶,他这样描述自然的馈赠“这是一个最基本、最自然、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能够让我以新的眼光去重新观察,重新发现已经司空见惯的生活,获得新生。”这样的魅力是城市所不能给予的。因此,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应主动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她带给我们的美好。

乡村供给给城市的都是没有知识的人口,那么将对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如果乡村经济势也没有和城市的发展同一个速度,也必将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唯有真正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协调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才能计日程功。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体验营销方式的是( )。

  • A.某美容公司举办了一场以“亲子教育”为主题的消费者联谊会,把“为消费者着想”的经营理念传递给潜在的客户
  • B.某服装公司邀请批发商参加其产品推广介绍会,在会上安排了表演、小竞赛、新产品试用等活动
  • C.某公司为维护行业领军地位,多次举办全国性的行业讨论会,邀请其部分消费者参与研讨
  • D.某化妆品公司先打开国外市场,树立国际品牌形象,然后在国内以电视购物的方式传播销售,逐步占领国内市场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