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不必着急给“反向春运”下定论

春节临近,又到了一年一度“一票难求”的时刻。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者越来越多,春节去往大城市团圆也成为一种新风尚。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那么,“反向春运”会不会成为今后的常规操作?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反向春运”呢?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反向春运”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众所周知,想要在春节期间成功买到返乡的火车票、机票,难度不小。这还不算,票价的昂贵也让人备感压力。回家的代价,真有点沉重。而“反向春运”航线机票价格堪称“白菜价”,最低仅1.2折,且票源充足。比如,除夕前一周,哈尔滨飞北京机票低至1.3折,仅需180元,比高铁票便宜约126元;重庆飞深圳机票最低价190元,相当于打1.2折,比高铁票便宜629元。这笔账怎么算,公众心里都有杆秤。

何况,就算不考虑经济因素,刷票、排队,也将消耗上班族不少精力。假期额度并不那么充足,把大量时间耗费在漫漫长路上,是否值当?这也是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老家的父母和孩子可能在时间的安排上相对自由,“逆潮流”而动,也可为在大城市工作的上班族省去旅途中的诸多烦恼。如此看来,“反向春运”确实具有一定正向意义。

当然,“反向春运”也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老人和孩子的旅途安全问题。老人身体硬朗时,“反向春运”或许算不得难事,但随着他们的年龄渐长,长途跋涉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

另外,“反向春运”虽然可以让小家团聚,却会在情感上渐渐淡化对故乡的感情。毕竟,乡愁是中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每逢春节,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也是在寻觅自身的文化之根。“反向春运”或可偶尔为之,但若成为固定安排,则未必能为那些深深眷恋故乡之人所接受。

春节期间的城市接纳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须知,在大量基层服务人员返乡之后,城市的运转在逢年过节时并不算十分流畅。各大城市是否做好了充足准备,应对许多老人和孩子的涌入?

所以,综合考虑来说,“反向春运”有利有弊。春节临近,至于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实则因人而异。符合每个家庭实际情况的决定,才是最好的决定。因此,不必着急给“反向春运”下一个最终定论。但不管怎样,能为身处春运大潮中的人们提供多一种选择,总是好事一桩。

值得注意的是,“反向春运”的闪亮登场还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城市仍然占有毋庸置疑的优势地位。正因如此,通过努力争取早日消除城乡差异,打破各种壁垒,依然是从整个国家到个体层面未来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或许到那时,春运也就不会再有正向、反向之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 A.是客观的
  • B.是有限的
  • C.是可知的
  • D.是相对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