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好竹,与人赏
美丽风景不是个人私物,需要大家一起呵护
最近,据媒体报道,在陕西安康一个4A级景区,一片竹林里几乎所有的竹子都被刻上了字,粗略估计不少于数万棵,被刻字的竹子下半截几乎都变枯黄。被刻的竹子大多已经种了10年以上,很难恢复……好好的竹林被糟蹋,真是让人痛心又生气!
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些游客都是什么心理?不外乎三种。
留念心理。有的人就想在景区留下点“印记”,来纪念这趟难得的旅程,或是为爱情、亲情、友情做个见证,又或是做个自我展示,于是他们在竹子上刻下“某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字样。然而,这种形式的“留念”是很自私的。留个纪念无可厚非,但必须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比如拍个照片、录个小视频,或者买个竹子标本、当地特产,多好啊!决不应该以破坏当地环境、景区设施为代价。
从众心理。还有一部分游客,看到别人刻了字,自己也想刻。这种心理,最好克服克服。从众要在好事上从,搞破坏的事,怎么能互相学呢?
游戏心理。有些游客可能没多少坏心,也不知对竹子的伤害,就是想找点乐子,图个好玩。曾经有报道,浙江的一处花海在网络走红之后,很多人无视围栏直接走到花田里面踩踏,甚至有些躺在花田之上,最终种植时间高达3年的花海遭到毁坏。玩可以,非得以糟践美景为前提吗?
解决上述问题虽非一日之功,但也并非无法可寻。要加强管理,明确规则。乱刻乱画的行为,得有人管。那么大一片竹林,投入太多管理力量不太现实,管理方式不妨灵活一些,比如不定地点的巡视,少量人手,可以覆盖尽可能多的管理区域。当然,大家自律也很必要,要加强自我约束,管住破坏环境的那只手。竹子上刻个名,既不文明,也不好看,何必呢?
美丽风景不是个人私物,需要大家一起呵护。从今往后,留住美景,与人共赏,可好?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查看答案
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
- A.是客观的
- B.是有限的
- C.是可知的
- D.是相对的
-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