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为官有为茶风先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茶风就是作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也带来各种矛盾和挑战。“走读干部”身居其位,不谋其政,背离了服务初衷;“庸碌干部”身居其职,力不能支,降低了服务质量;“贪腐干部”身居要职,德不配位,辜负了民众的信任。茶风是深入群众、切实服务、清廉自守的好作风,直接展现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茶”作风显得尤为重要。

为官有为,只喝群众茶。说:“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意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的和监督,使得权力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保障权力正常行使。当下社会,伊利事件突显的“寻租空间”问题,折射了监管制度存在漏洞;无独有偶,扶贫过程中“小官巨贪”现象透视了干部思想作风的扭曲。对于领导干部,只有将一粥一饭和一针一线视为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居其位,守其心,谋其事,只喝茶不吃饭,才能保持清廉为民的良好作风。

为官有为,会喝群众茶。“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毋庸置疑,深入基层,倾听民众心声是了解百姓诉求的基础,了解百姓诉求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保障。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经常深入田间探访民间疾苦,经过努力,他使饱经战乱、民生凋敝的贫困地区摆脱混乱,百姓安居乐业。干部工作质量的优劣,民众生活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能否问计于民、听需于民。因此,要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就要会喝群众茶,深入了解民众的需求。

为官有为,能喝群众茶。领导干部会喝“群众茶”只是基础,能喝“群众茶”才是关键,“能”即领导干部要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如果干部具备扎实的工作能力,就能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办事效率,为民众排忧解难;反之,假如干部能力有所欠缺,那必然遮掩问题,脱离实际,忽视民之所思、民之所想、民之所求。由此可见,察民疾苦是工作基础,帮助群众切实解决问题,是兑现服务承诺的关键,服务能力的加强不仅需要问需于民,更需要夯实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喝好“群众茶”。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向背关系到干群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需求日益多元,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茶风就是作风。为官需要干部会喝群众茶;为官要求干部能喝群众茶;为官需要干部只喝群众茶。培养好茶风,组建优良队伍,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缓解干群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 A.是客观的
  • B.是有限的
  • C.是可知的
  • D.是相对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