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于不断地查看手机,对信息作出快速反应。不知不觉中,科技产品逐渐绑架了用户的注意力。有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数字设备的软硬件产品使用了大量的策略来保持用户的点击和参与。

  

  信息科技产品为何追求吸引人类的注意力?其实,这是人类经济空间扩展的必然。随着各国收入的增长,人们的需求也从以物质需求和社会需求为主,向更强调心理需求方向发展。心理需求的空间,是意义的空间。意义又以符号为存在方式。信息科技主要作用于符号体系,在满足心理需求方面有先天优势。

  

  注意力是心理需求的入口,数字媒介通过对符号的高效处理,比传统介质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更有优势,使注重心理需求的新一代用户规模迅速扩大,也把收入提高后的老一代用户的潜在心理需求挖掘出来。互联网企业通过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从而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这就是注意力经济,是科技带给经济的一项重要创新。

  

  流量为王,一度被认为是互联网的法则。但现在,这一趋势遇到了瓶颈。一些科技产品赚够了眼球,却没吸引住用户的心,导致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下降。据美国一家非营利组织2018年年初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美国青少年现在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越来越高,但超过2/3的人认为社交媒体对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不少人希望“回到没有社交媒体这种东西的时代”。

  

  问题的症结在于互联网科技产品的内容相对肤浅。就好比相对成熟的音乐、影视等娱乐产业,同样需要吸引眼球,但明星的持续成功靠的还是实力,人们回味的还是那些打动人心的经典作品。现在的注意力经济看着很热闹,但没有把握住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抓住人们的心,比如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社会价值等人生意义,所以很难赢得人们的信任,产业的经济效益就会丧失可持续性。

  

  突破现有瓶颈,关键是两点。纵观注意力经济行业和整个科技界,人才几乎都来自理工科专业,鲜有研究人文学科的,造成全行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因此,科技界若能引入文化艺术界的人才,实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有助于使科技发展变得更有人文关怀。此外,要注重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 A.三民主义
  • B.三大政策
  • C.中共一大纲领
  • D.新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人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 A.是客观的
  • B.是有限的
  • C.是可知的
  • D.是相对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