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最严控烟令”关键在于提升执行力

  【背景链接】

  

  2018年11月1日,被称为“最严控烟令”的《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正式开始施行。该办法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部分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全面禁烟。该办法之所以被称为“最严”,是因该办法与此前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的相关规定相比,除了对吸烟当事人施以处罚处,还对相关场所一方管理者规定了劝阻义务,并对违反者给予更重处罚。种种规定,体现出室内控烟在地方再度发力。

  【提出观点】

  

  营造无烟环境已成为社会期待。一方面,烟草对吸烟者有害,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烟草制品的使用与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存在重要关联,是全球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的主因之一。另一方面,二手烟暴露也给包括妇女、儿童在内的人群造成伤害。研究显示,即便设立吸烟室和通风系统等措施也无法减少二手烟暴露。此次陕西西安的这一制度实施,将对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全面控烟,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原因分析】

  

  近些年,全国各级、各地控烟的相关规定总体上都是在不断增加和完善,基本实现了公共场所禁烟的制度安排。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控烟中仍有不少现实问题。就以往全国和各地控烟不力、10多年控烟但烟草总体消费不降反升等现实来说,原因并非缺乏禁烟制度设计,而是相关部门缺少落实相关规定的决心,从而导致某些政策的执行不力、未落到实处。

  

  一方面,在日益严峻和泛滥的烟草消费、烟草经济面前,一些地方控烟部门执法为民意识不够,无视污染事实与群众健康权益。“最严控烟令”这些年各地并不少见,规定的惩罚也不少,但真正落地的“罚单”却并不多。缺乏执法力度,“控烟令”威力自然难有效彰显。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烟草的种植、生产和消费与GDP深度挂钩,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观畸形,置科学发展和公众健康等要求于不顾,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导致很多地方不但不真心控烟,甚至还明里暗里鼓励烟草消费。比如,前些年,湖北公安县曾为了烟草消费税收,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强制向当地政府公务人员摊派卷烟销售任务。

  

  【参考对策】

  

  执行力应是室内禁烟的生命线。对于各地而言,要想让颁布的“禁烟令”得到有力执行,强力推行和禁止公共场所吸烟,就要增强各级各地控烟执法为民意识,以及在强力落实和提升地方政府控烟第一责任人意识上想办法。比如,加强对地方领导官员执政、执法相关理念的教育,使其切实增强禁烟意识,让他们切实摆正地方发展、政绩与公众健康福祉的关系,支持禁烟工作,决不是阳奉阴违,明里支持却暗里掣肘禁烟工作;

  

  二要出台与禁烟有关的政府政绩科学考核机制,把禁烟的成果作为地方政府施政的一项主要内容,甚至还要上升到与官帽挂钩的高度,实行奖优罚劣,一票否决等。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考试软件 www。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