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文章写作作为申论之王,而文章的开篇作为“王中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篇文章的成与败,其重要程度毋庸置疑。然而,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加急时代,每日高速度、快节奏奔波劳碌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大量的填空式作文、模板式范文。
2013年国考副省级:5.“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范文一:
一位艺术家看完贺兰山原始古朴的岩画后特意为此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深深敬意。与此同时,“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也提醒着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在文化保护方面的种种不足。祖先们留下的传统风俗、乡土艺术,大部分在还没有得到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前,就已经消失人们的视野中。每年,都有大量文物被盗卖,大量古建筑被毁,就连存放在故宫中的文物也不安全,连长城这种代表民族文化标志的建筑也不能幸免……
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着那些逝去的岁月,正像警钟一样重重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问询着我们的良知。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从这一刻起,每一个人都要倾力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是责任,更是义务。那么,该如何做?
范文二: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站在贺兰山下的感慨之言。这里的“石”是指文化遗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光阴荏苒,岁月无声,只有文化遗产才能够告诉我们鲜活的历史。文化遗产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承载的是一种记忆,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同时文化遗产的存在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了人类对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范文一第一段199个字,在考场上大概能占8行左右,然而,这么长的开篇并没有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而是借助第二段,才提出“要保护文化遗产”。
范文二第一段162个字,开门见山指出了“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题眼的内涵,继而顺势提出了文章的论点——文化遗产承载的是一种历史记忆、传承了民族精神、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满足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求”,即从意义的角度提炼文章的论点,这与题眼的内涵不谋而合。
一篇好的文章是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符合题目的意思,符合材料的语境,任何投机取巧式的摸板式范文看似减轻了大家的负担,实则指引大家走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图图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思考,少走弯路,有关更多的文章写作请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