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维为传统制造业“破冰”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许多旧问题就会自动消失。”这句话说明了面临复杂问题时,要抛开表象、转变思维、解放思想,回归到“人”的层面,转换分析问题的角度,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句话对处于瓶颈期的中国传统制造业而言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当前,很多人对于传统制造业“唱衰”,认为其是夕阳产业。的确,我国传统制造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产业整体大而不强,面临着成本上升、技术落后、经营策略陈旧等尴尬状况,低端失守、高端乏力;国外对我们实施的技术封锁更是让现实雪上加霜。但是,我们要看到,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始终存在。在我国制造业面临困境时,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同类产品始终热销。所以,问题并非在于产业上。中国传统制造业要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建立新思维,清除发展障碍。
我们要认识到,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其背后的“人”,,所以,我们要发挥产业中各种角色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性、创造力。实现从业者能力素质的整体升级,是破解制造业落后的前提。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最为深刻的,管理者的思想往往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管理者的眼光决定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企业的未来。现代企业家只有具备企业管理知识、改革创新精神,方能让企业在发展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因此,培养出一批现代企业家,是目前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更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种高素质,既表现在过硬的职业技能,更表现在爱岗敬业、严谨细致、肯于钻研等职业精神。德国制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匠人对产品品质的卓越追求,以及行业中严谨理性、精益求精的文化。
当然,传统制造业是否能够在惨烈的现实中成功突围,终究还是要用产品说话。产品中蕴含的先进科技、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以及差异化的产品内涵,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消费行为。因此,传统制造业要树立产品精神、服务思维,以打造极致产品、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导向。
对于以技术为驱动的科技企业而言,研发创新就是它们生存发展的根基。科技产品领域的创新是残酷的,因为所有的差距都会在信息化的今天直接呈现给所有用户。以手机这种最为大众化的产品为例,每一款手机产品推出后,随手可下载的测评软件和众多数码测评媒体,会以一种“赤裸”的方式,将它的参数、性能、体验等开放给所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即使是“传统”的产品,也还是可以做出特色、做出差异。同样是居家必备的菜刀,“双立人”就与其他产品做出了差异,可能只是一处处看似小小的调整,就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握持感、更美观的造型、更稳定的质量,而这背后可能就有无数次的尝试。对产品技术、服务等方方面面进行用心的打磨,才是让消费者认可的“迂回的捷径”。
在制造业发展新思维、新路径的构建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虽然政府不宜直接干涉经济的运行,但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制造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价值,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支持来促进制造业发展,如在教育事业中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与职业工人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进行科学规划,健全法律法规,以完善的顶层设计来引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更应当做好对制造业的相关服务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友善的环境。
即使认清传统制造业发展的“症结”,它的升级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努力、沉淀、厚积薄发。但是,只要我们坚定方向,相信制造业的春天必将来临!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查看答案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