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正视缺陷 获取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展览上讲到:“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是国家所求,百姓所望。然而,追逐幸福的路上充满着缺陷:需求和拥有的倒错,让青年人滋生“金钱焦虑”;各地频发的地震灾难,使灾民无法面对未来;攀升的生活成本,让基层干部在比较中迷茫躁动。我们渴望获得幸福,却忽视幸福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感受,没有无暇的幸福,生活原本是美好和残缺的统一,而只有秉持理性平和的心态,正视缺陷,才能拥抱幸福。

  

  缺陷是一种磨砺,让人向前。地震后坍塌的家园,让灾区同胞面临着严重的精神挫折,焦虑、恐惧,对未来失去信心。而火红绸带抚平着灾区人民的心理创伤,喻示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出重建家园的信心。著名残疾人音乐家周舟,尽管身患先天性疾病,但秉持着达观豁达的精神和对音乐的执着,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实现了人生价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缺陷对消极倦怠的人,是一场灾难;对积极自信的人,则是一笔财富。缺陷是人生的“助推器”,让人奋发进取,成就有为。

  

  缺陷是一种常态,珍惜当下。”随着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成本攀升,体制内的公务员陷入了“求稳”还是“求进”的怪圈,心态上的不确定导致生活的不幸福,甚至影响健康。社会转型期间,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背景下,理性平和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抱怨出身不如意,抱怨机会不公平,抱怨收入不土豪,整个社会弥漫着一股浮躁怨气,消解着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张爱玲曾经说过,“生活是原本是一张华美的袍,上面布满了虱子。”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而只有包容和接纳缺陷,珍惜眼前的幸福,才能放下包袱,找准人生方向,重拾快乐生活。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解决心理失衡的问题。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积极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社会心态,国家层面,要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心理疏导机制,消解社会负面情绪,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个人层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尤其是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让诚信不再缺失,让历史不再淡漠,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人格系统,在缺陷面,不再迷失自我。

  

  佛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正是人们内心挂碍太多、物欲太多,才有了太多的恐怖与不安。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要从自我调适开始,用缺陷来磨砺自我,从缺陷中学会珍惜,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体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平和心态,如此一来,幸福必将照进现实,复兴之梦不再遥远!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