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城市建设中要注重有与无的协调

有是基础构建,无是空间利用,城市建设不能只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更应注重有与无的协调。城市建设注重有与无的协调不仅是强化城市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硬实力的基础,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市软实力的保障,更是协调硬件与软件,促进城市综合发展的根本。由此可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注重有与无的协调。

  

  目前,城市的发展更加注重协调,不再是偏重于物质基础的有,对精神发展的无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只重视造景、不重视化人”,“只关注文化传承、人居环境、片面终止商业发展”等种种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协调发展,无法为市民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想让一城的人民过上美好生活,那么城市的建设既要注重基础构建,还要注重空间利用,更要注重二者的协调。

  

  “有”是“无”的基础。在城市建设中“有”是“无”的基础保证。只有完善的基础建设,构建起整个城市的基础框架,才能获取足够的城市空间得以利用。实际上,有些旅游城市一味地偏执于景点内部建设,一味地热衷于宣传文化形象,却恰恰忽视了城市的基础建设,导致城市利用空间有限,无法承载过多的游客,无法周转处理过多的垃圾,拥挤不堪,脏乱不堪,最终反而对城市的形象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由此可见,想要充分利用城市的空间就必须注重城市的基础构建。

  

  “无”是“有”的目的。“无”是把“有”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的重要保障。“无”相对于“有”更侧重于对人的关怀,是一座城市能够带给市民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主要承载。有的地方,整齐划一的小区单元楼,干净靓丽的户外活动场所,虽然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舒适的住所,但是居民生活却越发单调、邻里的关系越发陌生。究其原因,则是城市建设忽视了“有”所形成的空间的利用,“无”才是“有”的最终目的。

  

  “有”与“无”要协调统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的就是有无是相生的,有无也是相对的,两者缺一不可,要相互协调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城市建设中,有是基础构建,无是空间利用,二者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实践经验表明,要想达到人民物质与精神上的双提升,就必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有”与“无”相互协调。既要为市民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又要允许市民去使用这些设施;既要考虑到商业发展,又要关注到市民的精神需求。

  

  转变城市治理观念,强调共享发展理念。城市的建设既要注重要注重基础构建,还要注重空间利用,更要注重二者的协调统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潜力将会倍增,人民的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样也会倍增。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