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培育新供给 满足新消费

  

  “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端入手,通过强化制度供给引导市场对资本、劳动、技术、创新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使供给更好地满足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给端的结构性困境。一方面,产能过剩等制约了经济的转型升级,无效供给过多。另一方面,供给体系难以匹配需求结构变化,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因此,必须以新消费为引领,积极着手培育新供给,是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必然选择。

  

  培育新供给,制度创新是核心。当前我国引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因应国际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所需,也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与主要问题,而改革的核心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类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通过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益。虽然政府以简政放权、“营改增”、利率市场化等多项重大的制度改革,有效的促进了消费升级,但就我国而言,一个完善、健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成,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然没有厘清,还存在着很多政府对市场的不当管制与干预。因此,还需继续加大制度改革和创新,才能达到为新供给全面“松绑”的目的。

  

  培育新供给,技术创新是关键。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时代的发展速度体现了人们对社会进步的深切感受。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凸显出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特点。许多去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日本制造”去的。从价格不菲的保温杯、吹风机、马桶盖、奶粉等日常生活用品,到相机、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均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热烈欢迎。这种国内挣钱国外花的消费行为,折射出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安全、方便与智能,同时,也为我国培育创造新供给指明了发展路径,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用新技术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提升消费体验。

  

  培育新供给,产品创新是保障。面对不利的宏观环境和低迷的内外市场环境,我国各产业砥砺前行,在结构调整和产品开发方面有新的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产品老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在依然广泛存在于各个生产领域,如文化产品种类的单一、内容的陈旧、甚至粗制滥造等现象等。因此,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同时,也要借助协会搭建的平台有效地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通过行业协会与产业集群地政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为推动企业的产品开发发挥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我国经济改革道路上,还有艰难而漫长的征途需要去征服。但只要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就一定完成好供给侧改革,就一定能完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任。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