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我看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从仓颉造字到青铜鼎上的金字铭文,从孔子的春秋大义到司马迁的秉笔直书,从唐诗宋词的传世经典明清小说的博大精深,无一不说明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然而,自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始,外国文化日盛,传统文化式微,面对韩剧来袭,甚至有人认为损害了中国人的文化自尊。究其原因是文化自信的缺失。唯有自当下始,重拾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尊,才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异彩。

  

  推动文化创新,开拓传统文化。“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推动文化创新,开拓传统文化,才能加强文化的价值,提升文化的内涵。韩剧美剧的来袭,有人认为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其根源在于文化自信的缺失。要增强文化自信,就要为文化输入鲜活的力量。高清红的剪纸艺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了国门,其成功源于敢于创新传统文化,善于开拓传统文化。剪纸方式的创新,文化经典的题材,这些都启示着我们需要去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精彩。叶茂源于根深,只有提升文化的内在素养,才能为文化的发展输送源动力。

  

  促进文化交流,畅通传播渠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和渠道的畅通必须进化升级。中华文化走过了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历程,经历了汉唐盛世辉煌的熏陶,呈现了明清帝国总集太平的灿烂。然而,当今留给别人的印象却不是这些盛世繁荣,留给他们的是美食、长城、秀水街等片面化的理解或者是不理解。这些问题,归因于文化交流不足,中国优秀文化精髓没有畅通的输出渠道。因此,只有促进文化交流,畅通文化的传播渠道,才能让中华文化在发展中与国外文化发生友好的“碰撞”,如此才能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维护中国人的文化自尊。

  

  加大文化输出,提升文化输出价值。随着外来文化的涌入,我国文化交流出现了交流逆差,科学发展观对文化建设的高要求,这些实际性问题都倒逼着中国文化需要加大输出,同时提升文化的输出价值。为此,中华文化必须进一步奠定自己的文化生长点,开发有价值的原创性作品,输出能体现民族良好形象的文化观念、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价值,杜绝输出败坏民族形象的伪劣文化产品。要想让中国人的文化自尊不受伤害,要想让中华文化在世界享有良好的声誉,只有提升文化输出的价值,才能提高文化的认可度,让传统文化真正的走向市场,发扬光大。

  

  文化盛,则国盛;文化强,则国强;文化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文化在历经辉煌与磨难之后,必能如凤凰涅盘,重获新生。在批判继承自身传统文化、汲取新时代文化元素和吸收人类文化菁华之后,也必得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迈出愈加自信、愈加从容的脚步,走进世界文化大舞台,续写汉唐文化的传奇!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 )。

  • A.事物的发展需以条件为前提
  • B.事物的本质不以时间为转移
  • C.事物的质变是从量变开始的
  • D.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 A.无偿没收
  • B.限制民族工商业
  • C.和平赎买
  • D.保护民族工商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 A.《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
  • B.《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

  • A.鹏程万里
  • B.庖丁解牛
  • C.庄生梦蝶
  • D.刻舟求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