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某县城的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7月将自建的老办公楼及配置的家具一起出售,有关情况如下:
1.老办公楼及家具出售时固定资产原值2260万元,已提折旧2071万元,净值189万元。其中:
(1)老办公楼1986年自建并投入使用,固定资产原值2100万元,净值105万元。
(2)家具中,2008年购置的一部分,固定资产原值40万元,净值2万元,2018年购置的一部分,固定资产原值120万元,净值82万元。
2.评估情况。甲公司出售前聘请当地具有资质的房地产评估事务所对老办公楼进行了评估,建造同样的房产需4000万元,该老办公楼为4成新。
3.出售情况。经协商,甲公司按2061.7万元的市场价格,将该办公楼及家具出售给丙公司,产权转移书据中注明老办公楼折价2000万元,2008年购置的家具折价5.2万元,2018年购置的家具折价56.5万元,上述增值税业务的价格均为含增值税价格。
问题:
1.甲公司处置资产涉及哪些税费(暂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出售办公楼增值税选择简易计税)?分别列式计算。
2.作出相应资产处置的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1:甲公司处置资产涉及哪些税费?
甲公司处置资产涉及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印花税及土地增值税。
①处置2008年购置的家具应纳增值税=5.2÷(1+3%)×2%=0.1(万元)
②处置2018年购置的家具应纳增值税=56.5÷(1+13%)×13%=6.5(万元)
③处置老办公楼应纳增值税=2000/1.05×5%=95.24(万元)
应纳增值税合计=0.1+6.5+95.24=101.84(万元)
④应纳城建税=101.84×5%=5.09(万元)
⑤应纳教育费附加=101.84×5%=5.09(万元)
⑥应纳印花税=2000×0.5‰=1(万元)
⑦土地增值税
不含增值税收入=2000-95.24=1904.76(万元)
扣除项目=4000×40%+95.24×(5%+5%)+2000×0.5‰=1610.52(万元)
增值额=1904.76-1610.52=294.24(万元)
增值率=294.24÷1610.52×100%=18.27%,适用税率为30%
应纳土地增值税=294.24×30%=88.27(万元)
问题2:账务处理
①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9
累计折旧 2071
贷:固定资产 2260
②收到处置收入:
借:银行存款 2061.7
贷:固定资产清理 1959.86
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95.34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
③发生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98.45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5.09
—应交教育费附加 5.09
—应交土地增值税 88.27
④结转处置资产净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72.41
贷:资产处置损益 1672.4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关于留存收益筹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
- A.留存收益筹资可以维持公司的控制权结构
- B.留存收益筹资不会发生筹资费用,因此没有资本成本
- C.留存收益来源于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留存于企业的利润
- D.留存收益筹资有企业的主动选择,也有法律的强制要求
- 查看答案
某公司资产总额为 9000 万元,其中永久性流动资产为 2400 万元,波动性流动资产为 1600万元,该公司长期资金来源金额为 8100 万元,不考虑其他情形,可以判断该公司的融资策略属于( )。
-
- A.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 B.保守融资策略
- C.激进融资策略
- D.风险匹配融资策略
- 查看答案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 2000 万元,年利率为 8%,筹资费率为 0.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则该笔借款的资本成本是( )。
-
- A.6.00%
- B.6.03%
- C.8.00%
- D.8.04%
- 查看答案
甲因急需用钱,以其价值15000元的相机作抵押,分别向乙借款6000元、向丙借款4000元。甲与乙于1月8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甲与丙于1月9日签订了相机抵押合同,双方亦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后因甲无力偿还借款,乙、丙行使抵押权,依法拍卖甲的相机,拍卖所得款9000元。下列关于乙、丙对相机拍卖所得款的分配方案中,正确的是( )。
-
- A.乙分得5400元、丙分得3600元
- B.乙分得6000元、丙分得3000元
- C.乙分得4500元、丙分得4500元
- D.乙分得5000元、丙分得4000元
- 查看答案
甲公司向乙公司订购一台生产设备,乙公司委托其控股的丙公司生产该设备并交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使用该设备时发现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下列关于甲公司权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 A.甲公司有权请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B.甲公司有权请求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 C.甲公司有权请求乙、丙公司连带承担违约责任
- D.甲公司有权请求乙、丙公司按照责任大小按份承担违约责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