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某桥梁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期19周;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增加超出15%时,结算时对超出部分按原价的90%调整单价。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图1所示,其中A、C工作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

图1 施工总进度计划(时间单位:周)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约定A、C工作的综合单价为700元/m3。在A、C工作开始之前,设计单位修改了基础尺寸,A工作的工程量由原来的4200m3增加到7000m3,C工作的工程量由原来的3600m3减少到2400m3。

事件2:A、D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拟将工程的总工期缩短到16周,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帮助拟定一个合理的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的后续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赶工费率见表1。

后续工作可缩短的时间及赶工费率 表1

<1> 、事件1中,设计修改后,在单位时间完成工程量不变的前提下,A、C工作的持续时间分别为多少周?对合同总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

<2> 、绘制事件一发生后的网络计划图,并指出关键线路。A、C工作的费用共增加了多少?

<3> 、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应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说明理由。增加的最少赶工费用是多少?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A工作的施工速度=4200/3=1400(m3/周)

A工作的持续时间=7000/1400=5.0(周)

C工作的施工速度=3600/3=1200(m3/周)

C工作的持续时间=2400/1200=2.0(周)

A工作的持续时间的改变对合同总工期没有影响。因为A工作有3周的总时差;C工作的持续时间的改变对合同总工期有影响,因为C工作为关键工作。

2.

图2 改变后的网络计划图(时间单位:周)

关键线路:A→G→I→K→N;B→D→G→I→K→N;C→D→G→I→K→N,计算工期18周。

A、C工作增加的费用:

基础增加的工程量=7000+2400-4200-3600=1600(m3)

增加的工程量占原工程量的比例=1600/(4200+3600)×100%=20.51%>15%

需调价的工程量=1600-(4200+3600)×15%=430(m3)

新结算价(4200+3600)×(1+15%)×700+430×700×90%=654.99(万元)

原结算价(4200+3600)×700=546(万元)

增加的费用654.99-546=108.99(万元)

3.事件1发生后计算工期为18周,还需压缩工期2周。

第一次调整:A、D工作完成后的关键线路为G→I→K→N,由于G工作的赶工费率最低,故缩短关键工作G的持续时间1周;

第二次调整:调整后的关键线路仍然为G→I→K→N,在可压缩的关键工作中,由于K工作的赶工费率最低,故缩短关键工作K的持续时间1周;

增加的最少赶工费用为:0.4+1.0=1.4(万元)。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2017年考题)应用直方图法分析工程质量状况时,直方图出现折齿型分布的原因是( )。

  • A.数据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
  • B.少量材料不合格
  • C.短时间內工人操作不熟练
  • D.数据分类不当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7年考题)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 A.信息传递路径较短
  • B.容易形成多头领导
  • C.各职能部门间横向联系强
  • D.各职能部门职责清楚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7年考题)下列计划表中,属于建设单位计划体系中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的是()。

  • A.年度计划项目表
  • B.年度建设资金平衡表
  • C.投资计划年度分配表
  • D.年度设备平衡表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3年)代理型CM合同由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直接签订,一般采用()的合同形式。

  • A.固定单价
  • B.可调总价
  • C.GMP加酬金
  • D.简单的成本加酬金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17年考题)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确定工作项目持续时间需要考虑每班工人数量、限定每班工人数量上限的因素是()。

  • A.工作项目工程量
  • B.最小劳动组合
  • C.人工产量定额
  • D.最小工作面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