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医生甲意欲杀害患者丙,将毒药交给不知情的护士乙,让乙给丙注射。乙接过药品后发现是致命的毒药,但仍给丙注射,致丙死亡,甲构成教唆乙杀人的教唆犯
- B.甲教唆乙杀丙,同时又告诉丙:“乙会杀你,作好防卫准备”。某日晚,乙杀丙时,丙正当防卫将乙杀死,甲对乙的死亡应承担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 C.甲乙有仇,甲扬言要杀乙,乙逃往他乡后,甲在多处张贴悬赏广告“杀死乙者奖励3万元”,但是没有人杀乙,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 D.甲教唆乙盗窃丙家的财物,乙接受教唆后前往丙家行窃,被丙发现后乙为了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属于教唆未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点】教唆犯。详解:关于A选项。教唆犯是共犯的一种,是指教唆引起他人犯意的共犯人。甲利用不知情的护士乙的行为来实施自己的犯罪行为,与乙没有达成共同犯罪的故意,所以是单独犯罪。护士乙在知情后仍然实施犯罪行为,属于片面的帮助犯,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甲并不构成教唆乙杀人的教唆犯,A选项的说法错误,当选。关于B选项。间接正犯又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甲教唆乙杀丙,同时又告诉丙:“乙会杀你,做好防卫准备”。某日晚,乙杀丙时,丙正当防卫将乙杀死。甲的真实意图是借丙之手杀乙,甲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不选。关于C选项。教唆犯的成立一般要求有明确具体的教唆对象,否则不成立教唆犯。甲在多处张贴悬赏广告“杀死乙者奖励3万元”,并没有具体的对象,不成立教唆犯。所以C选项的说法错误,当选。关于D选项。甲教唆乙盗窃丙家的财物,乙接受教唆后前往丙家行窃,被丙发现后乙为了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致丙轻伤,此时乙的行为已经从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属于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问题。甲应在盗窃罪的犯罪内承担教唆犯的刑事责任,且属于教唆犯既遂。所以D选项的说法错误,当选。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 查看答案
关于公务员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王大锤通过考试被县公安局录用为一名警察,鉴于其在试用期内的优异表现,行政机关决定其试用期为10个月
- B.所有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都采用年度考核的方式
- C.区环保局污染控制科科员王二锤在执行科长作出的决定时,认为该决定有错误,其向科长提出了改正意见,科长拒不改变并要求其立即执行,王二锤应当执行,并对执行后果承担责任
- D.只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有权设定公务员处分事项关于公务员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
李某向区物价局举报要求责令电信公司退还非法收取其手机卡办卡费20元。区物价局答复:依照省有关部门发布的文件UIM卡收费上限标准:入网50元/张。李某提起诉讼请求:①判决被告责令电信公司返还非法收取的手机办卡费20元;②判令被告没收电信公司收取的所有电信用户的手机办卡费。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区物价局的答复属于行政指导
- B.李某不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 C.法院应将电信公司列为第三人
- D.法院不应审理骆某的第二项诉讼请求
- 查看答案
甲丈夫被监察机关留置。张某找到甲说你给我50万,我给你捞人,这50万元全部用于打点。后甲将50万给张某。张某将50万其中的40万还债,10万给刘某,让刘某去找人捞人。后刘某找到监察机关的孙某。将10元全部送给孙某,孙某拒绝。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甲的行贿数额是50万
- B.张某构成40万诈骗?,10万行贿
- C.张某和刘某构成行贿罪未遂
- D.如果孙某收了10万随后上交,张某和刘某构成行贿罪既遂
- 查看答案
甲在自己经营的水果店和乙发生矛盾冲突中甲用水果刀刺中乙。路人丙看见后报警甲见丙报警后留在原地等待。经鉴定水果刀刺中乙脖颈后方10厘米深鉴定为轻微伤。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受伤程度轻微甲不构成犯罪
- B.甲见丙报警后留在原地等待的情节构成自首
- C.甲严重伤害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但由于甲属于过激伤人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D.甲刺中乙后本可以继续刺击但甲并未继续实施甲构成犯罪中止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