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共用题干

  • A.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做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 B.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 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 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国家的管辖权是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它以国家主权为根据,又是国家主权的最直接体现。一般将国家实践中的管辖权分为如下类型:(1)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指国家对于其领土及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2)属人管辖权,又称国籍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具有其国籍的人,具有管辖的权利,无论他们是在其领土范围内还是领土范围外。且属人管辖权的对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以及船舶、航空器或航天器等特定物。属人管辖权分为主动属人管辖与被动属人管辖两类,前者指由加害行为实施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后者指由加害行为受害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故选项A、B正确。(3)保护性管辖,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权利。(4)普遍性管辖,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危害国际安全与和平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国际犯罪行为,不论行为人国籍及行为发生地,各国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杰克多次在公海上从事海盗活动,属各国普遍管辖权的对象,因此选项C正确。一般情况下,任何一国的警察不能到国外行使职权,否则即为侵犯他国主权,故D项错误。


国家主权豁免相关规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实践中,国家主权主要表现在司法豁免方面,可以概括为管辖豁免、诉讼程序豁免、执行豁免三层。国家豁免权可以通过明示和默示的方式自愿放弃。明示的方式主要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通过条约、合同、其他正式文件或声明等明白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放弃豁免。默示方式通常是指国家通过在外国法院的与特定诉讼直接有关的积极行为表示放弃豁免而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包括作为原告起诉、正式出庭应诉、提起反诉、作为利害关系人介入诉讼等。放弃一项豁免或一个特定诉讼的豁免不意味着放弃另一项豁免。国家在外国领土内从事商业活动本身不意味着对豁免的放弃,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法院管辖作出回应,出庭阐述立场,或要求外国法院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对豁免的默示放弃。A、B选项正确。


经社理事会给予非政府组织的咨商地位只有前三种,并没有规定登记咨商地位。


保护性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范围以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选行管辖的权利。从国际实践看,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基于两个条件:(1)外国人在领土外的行为所侵害的是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2)该行为根据行为地的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罪行(双重归罪原则)。保护性管辖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上述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拘捕和管辖;其二是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


纽伦堡审判及东京审判对于从事严重违反国际法的国际罪行的国家,在承担国家责任的同时,也追究其领导人的责任,即双罚原则。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各国应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未来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


公约和议定书把参加国分为三类:(1)工业化国家,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故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议定书规定可以采取四种减排方式:(1)两个发达国家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的排放量;(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绿色技术,折抵温室气体排放量;(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将欧盟国家视为一个整体,只需集团总体上完成减排量即可。故选项D正确。


关于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与实践,一般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在国际层面,国内立法不能改变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因此,国家不得以其国内法规定来逃避承担的国际义务。在国内层面,国内法可以排除国际法的适用,但国家要对此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对于三权分立的国家,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做出的行为均属于国家行为。由此可见,甲国立法机构不是绝对无权通过与条约不一致的立法,只是甲国的这种做法将会对此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如果甲国政府做出违背条约的国内立法,应当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综上所述,C项为正确选项。


国家不当行为,是指国家违背其国际法义务的行为,该行为必须具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国际法律责任才能成立。主观要件,是指引起国家责任的行为根据国际法必须能够归因于国家从而构成国家行为;客观要件,是指违背国际义务。即一国行为不符合对其有效的国际义务的要求。按照所违背的国际义务的性质,国家不当行为可分为一般国际不法行为和国际罪行两类。A项所说情况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情况,不构成国家不当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国画大师李某欲将自己的传奇人生记录下来,遂请作家王某执笔,其助手张某整理素材。王某以李某的人生经历为素材完成了自传体小说《我的艺术人生》。李某向王某支付了5万元,但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小说的著作权应当归谁所有?

  • A.归王某所有
  • B.归李某所有
  • C.归王某和张某共同所有
  • D.归王某、张某和李某三人共同所有
查看答案
多选题

2004年,邓某将其研究数年完成的一项发明创造申请国家专利,经审查,邓某的发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并被授予了国家发明专利,在下列使用邓某专利的行为中,哪一(些)不属于侵犯邓某专利权的行为?

  • A.邓某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后,甲未经邓某许可,将该产品销售到A国
  • B.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并销售了一批不知道是未经邓某许可而制造的专利产品,在得到邓某通知后,乙仍然继续销售其库存的该侵权产品,直到库存清空为止
  • C.丙厂在邓某申请专利前也制造了相同的产品,现在仍然在原规模内制造
  • D.某大学教授丁授课时在课堂上公开演示了该专利技术,并收取讲课费若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大气公司为了研发一种新型汽车刹车装置,成立了以甲为核心的技术工程小组。为了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安排乙负责购买研发所需的零部件,丙负责后勤服务工作。甲在公司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公司原有的数据资料以及实验室的先进设备,终于成功研发出该新型汽车刹车装置。现问,谁是该产品的发明人?

  • A.大气公司
  • B.甲
  • C.乙
  • D.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某大学经济学博士生邓某为撰写博士毕业论文需大量引用相关学术资料,为避免引发著作权纠纷,邓某就有关问题向王律师咨询。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王律师的下列意见中哪一(些)是可以采纳的?

  • A.应当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报酬
  • B.只能限于介绍、评论或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引用作品
  • C.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将资料全文引用
  • D.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国甲公司是世界知名企业,其商标“白云”文字是使用于油漆、涂料等商品上的商标。该商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商标注册,并在世界同行业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该公司还在中国设有销售部。中国乙公司是生产家具的企业,乙公司在其生产的家具上突出使用“白云家具”字样。甲公司认为此种行为侵犯了其商标专用权。对此事的正确看法是:

  • A.油漆、涂料和家具并非同类产品,不存在侵权问题
  • B.乙公司使用“白云家具”字样属于对商品名称的正常使用,不构成商标侵权
  • C.甲公司不是中国法人,不适用商标法给予保护
  • D.“白云”是驰名商标,应给予特殊的保护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