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拟在工业园区建设电解铜箔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8.0×103t/a,电解铜箔生产原料为高纯铜。生产工序包括硫酸溶铜、电解生箔、表面处理、裁剪收卷。其中表面处理工序工艺流程见图2-1。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平衡见图2-2。工业园区建筑物高约10m~20m。
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排气筒距地面15m。
拟将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和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混合后处理。定期更换的粗化固化槽液、灰化槽液和钝化槽液委外处理。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2.计算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
3.评价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放,应调查哪些信息?
4.指出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哪些危险废物。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本项目各种废水混合处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整建议如下:
(1)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对各种废水进行混合处理,不符合废水“分类分质”处理的原则。理由是:
①表面处理工序产生的反渗透浓水含有重金属离子Cu2+、Zn2+,应在其车间处理达标;
②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可能为碱性废水,应进行中和预处理;
③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含有铬(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基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第一类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应在车间口单独处理达标后排放,不得将含有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和其他废水合并后处理。
(2)调整建议
①表面处理工序的反渗透浓水可返回到灰化工序重新使用,或者采用电解、气浮、过滤、离子交换等方式进行处理;
②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治理废水可直接采用“中和+沉淀+过滤”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回用;
③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为含铬废水,属于危险废物,车间排放口铬的浓度需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可采用电解气浮、活性炭过滤的工艺进行处理或者将含铬废水交给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将不同类型的废水分别进行单独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混合后处理。
2.表面处理工序粗化固化工段水的重复利用率的计算过程如下:
(1)重复用水量=8+20.4=28.4m3/h;
(2)用水总量=新鲜水量+重复用水量=15.6+28.4=44.0m3/h;
(3)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量/用水总量)×100%=(28.4÷44.0)×100%=64.5%。
3.粗化固化工段废气经碱液喷淋洗涤后通过位于车间顶部的排气筒排放,应调查的信息有:
(1)排气筒中心坐标、基底海拔高度。
(2)排气筒高度、排气筒出口内径、烟气出口流速、排烟温度。
(3)废气排放速率、排放浓度、排放工况、年排放小时数。
(4)排气筒高度及周边半径200m范围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本项目粗化固化工段废气排气筒高度为15m,而园区建设物高度在10~20m,排气筒高度不满足应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m的要求)。
(5)污染物的种类(本项目为硫酸雾)。
4.根据本项目特点,表面处理工序会产生的危险废物有:
(1)粗化固化槽液,其中含有金属铜,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2)灰化槽液,含金属锌,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3)钝化槽液,含有重金属铬,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要求,其为危险废物。
(4)废弃离子交换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液。
(5)槽渣和含铬污泥。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