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建设一火电厂,厂址所在地形为丘陵,厂址周围有自然村和农田。工程供水水源为该地区的污水处理厂中水,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0.431t/h;NO2:2.4t/h。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场属山谷灰场,项目灰渣属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正常运行情况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率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
3.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4.项目灰渣属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此类场场址选择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该项目处于丘陵地区,属复杂地形,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规定,SO2的等标排放量为:
(3)评价范围为16~20km,复杂地形取16km。重点是周围的自然村和农田。
2.(1)现状的监测因子有SO2、NOx、PM10、TSP;
(2)预测因子有SO2、NOx、PM10;灰场、煤场的预测因子有TSP。
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有SO2、烟尘;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有COD、氨氮、石油类;固体废物有固体废物排放量。
4.Ⅱ类场场址选择有如下要求:
(1)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2)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3)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
(4)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
(5)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6)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7)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8)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