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2×25MW背压供热机组,SO2排放量1235.6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2×330MW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2×1065t/h煤粉炉,年运行5500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新建工程1台锅炉燃煤量142.96t/h,煤中含硫0.64%,煤中硫分85%转换为SO2。新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SO2排放浓度70mg/m3(基准氧含量为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NO2浓度不高于400mg/m3(基准氧含量为6%),并采用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不低于80%。基准氧含量为6%时,1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377.36m3/s,标态干烟气量329.28m3/s。
新建项目设置1根直径7.5m、高210m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563m。烟囱5km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529m,最大值819m。在烟囱下风向50km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365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112m,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522mg/m3,占标率10%的距离分别为11520m和26550m。
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5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km处的A村、厂址西南侧2.5km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2.8km处的B村、厂址东侧3.2km处的C村,共监测5天。
厂址西南侧2.5km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O2小时浓度0.021~0.047mg/m3,平均值为0.038mg/m3。经AERMOD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0.018mg/m3。
说明:S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5mg/m3、0.5mg/m3、0.7mg/m3;N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2mg/m3、0.24mg/m3、0.24mg/m3。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根据估算模式,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365mg/m3,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522mg/m3,占标率21.75%。NO2占标率大于10%、小于80%。NO2的D10%最远距离为26550m。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要求,当D10%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3)综合判定评价等级为二级。
2.(1)本期工程1台炉SO2排放量=377.36×3600×5500×70×10-9=523.02t/a,即2台炉1046.04t/a。
(2)本期工程“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减少SO2排放量1235.6t/a。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故本工程建成后区域SO2排放增减量=1046.04-1235.6-2638.4=-2828t/a。
即本工程建成后区域SO2排放量减少了2828t/a。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不合理。根据导则要求,二级评价至少应布设6个现状监测点。分析得知,至少应在厂址东北侧适当距离增设一个监测点。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为5天,时间不满足要求。根据导则要求,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4.(1)SO2小时浓度为:0.019+0.047-0.018=0.048mg/m3。
(2)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标准值为0.15mg/m3,所以小时浓度预测结果小于一级标准值,满足标准要求。
5.(1)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包括:
①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②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③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
(2)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为: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