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建热电厂工程。建设2台600MW抽凝式气轮机,2台1900t/h临界燃煤锅炉,配备四电场静电除尘器及脱硫设施,1座240m高的烟囱及2座淋水面积6000m2的冷却塔。项目建设后替代三个工业区中60家印染企业的分散供热锅炉共计123台。年运转时数6600h,项目年发电量6.0×106MW·h/a,年供热量2.198×107GJ/a,平均热电比101.73%,总热效率65.5%。本项目大气污染物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为0.63t/h,0.82t/h,0.813t/h。经预测,SO2最大地面浓度为105.7μg/m3,NO2最大地面浓度为211.4tμg/m3,NO2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为37km,烟尘最大地面浓度为112.27μg/m3。拟选贮灰场位于项目所在地西北2.0km的山谷,地下水流向为西北向东南。
全年主导风向ENE。选址区位于滨海区,距市区东部约8.5km,区内工业以纺织、印染为主。煤炭以海运运输进厂。配套建设5万吨级煤炭码头。选址区南0.55km处为A村庄,东北3.0km为B镇中学,北部1.5km处为B镇区政府,工业区分布在厂址西、东南和西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项目建设是否符合热电联产产业政策,请说明理由。
2.判断本项目大气评价的等级,同时确定大气评价范围。
3.地下水是否应该进行监测?如果监测,请分析点位布置,主要监测因子的确定。
4.如果该项目凝汽器及其他冷却水采用直接排海方案,海洋水质方面的评价内容是什么?
5.本项目SO2总量计算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本项目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允许类项目,且已列入当地工业区总体规划。
(2)本项目为单机容量在600MW的常规热电联产机组,按照《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①热电比年平均应大于100%;
②总热效率平均大于45%;
③热电厂、热力网、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应同时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投入使用;
④同步建设相应供热规模的热网,灰渣100%综合利用并建设事故周转灰场,符合热电联产产业政策。
2.(1)根据SO2、NO2和TSP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1.1%、88.1%和12.5%,取污染物中Pi最大者NO2,因为NO2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为37km>5km,且PNQ=88.1%>80%,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为一级。
(2)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
3.(1)由于贮灰场区域地下水走向由东西北向南向,本次评价至少布置2个地下水监测点,在地下水走向上游事故贮灰场和地下水走向下游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中的要求。
(2)考虑到电厂灰渣中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主要污染因子,本次地下水监测主要因子可以确定为:pH、Pb、As、Cd、F、Fe、Mn、总硬度和Cr6+。
4.如果该项目凝汽器及其他冷却水采用直接排海方案,海洋水质方面的评价内容有:
(1)采用热能量运输方程进行数值模拟,预测温排水进入海域后的温升范围,给出同本工况(抽气及纯凝工况)不同温升的等温线及包络面积。
(2)水质数值模拟时应给出大小潮位的预测结果,并采用实测潮位对模型参数进行验证,说明模型参数的合理性。
(3)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温排水口选择的合理性。
(4)预测余氯影响范围。
5. 本项目SO2总量计算应考虑的因素有:
(1)本项目SO2总量包括电力和非电力两部分。电力SO2总量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绩效要求直接分配到电力企业;非电力企业SO2总量有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项目替代的分散锅炉进行分配。
(2)发电机组SO2总量指标,按照项目所在的区域和时段,采取统一规定的绩效方法进行分配。本项目为热电机组,供热部分的SO2控制指标折算成用等效发电量参与分配。
(3)本项目六大电力集团公司,SO2总量控制指标来源为国家环保总局分配给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电力指标,SO2总量指标之和不得突破国家下达的总量指标。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