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某拟建年产2000t L—缬氨酸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和环保工程。

  发酵车间设3个容积100m3的发酵罐,以赤砂糖、玉米浆粉为主要原料(培养基),经高温蒸汽灭菌、接种、发酵,产出发酵液。发酵过程中连续补充无菌空气、液氨(无机氮源),发酵产生的异味气体(主要是有机酸、醇等)导入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发酵液通过管道输送到提取车间进行分离提取,清空的发酵罐采用自来水清洗、蒸汽灭菌。

  提取车间生产工艺流程见图8-1。浓缩结晶工段的水蒸气含少量有机酸、醇,经冷凝后用于配制培养基。

  辅助设施包括1台5t/h天然气锅炉和原辅料储罐区。其中,储罐区设有2个10m3的液氨储罐(单个储量6t),间距为5m。环保工程包括1座规模为600m3/d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站和1套发酵异味气体处理系统。

环评案例分析,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基础知识

图8-1 分离提取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图

  拟建厂址位于工业园区的西南部,紧邻园区边界。经现场踏勘确认,厂界东南侧500m有D村、南侧2600m有E村,西侧200m有F村,西偏南1500m有G村。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拟布设3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的液氨临界量为10t。)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图8-1中菌体、粗母液和废树脂的处置利用方式。 识别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发酵异味气体采用水洗法处理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提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案,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图8-1中菌体、粗母液和废树脂的处置利用方式如下:

(1)菌体部分回用于发酵过程,剩余部分灭菌后可以作为饲料的添加剂或用于农田施肥。

(2)粗母液脱盐后结晶也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用于农田施肥;结晶后的母液水处理后再排放。

(3)废树脂回收后再生利用,无法再生的树脂作为一般工业固废处置。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及理由如下:

(1)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是储罐区设有的2个10m3的液氨储罐。

(2)理由: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应算为一个单元,两个液氨储罐间距为5m,应算为1个单元,该单元储量为12t,超过10t液氨临界量,因此为重大危险源。发酵异味气体采用水洗法处理是否可行及理由如下:

(1)发酵异味气体采用水洗法处理可行。

(2)理由:发酵异味气体含有有机酸、醇,易溶于水,可用水洗法或碱洗法处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案及理由如下: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案:共布设4个点,以检测期主导风向东北方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东北方向为0°布置一个点,180°下风向西偏南方向G村布置一个点,F村布置一个点,D村布置一个点。

(2)理由:本项目为三级评价,检测点数一般取2~4个,一般以检测期主导风向为轴向,上风向布置一个点,下风向至少布置一个点,可结合敏感目标方位作适当调整,G村在轴向的下风向,故需要布置测点,F村、D村属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并且离厂界较近,故也需要布置测点。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