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地铁项目,该项目是一条贯穿市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线路全长32km。全线设车站25座,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处。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建设总工期为5年。该线地铁采用B型车,最高时速80km/h。本工程供电为电力网的一级负荷,采用分散供电方式,全线设19座混合变电所。夏季对车站进行空调降温,其余季节通风运行,并兼容车站的排烟。夜间地铁停止运营后,开启机械风机,对区间隧道进行纵向机械通风,以达到通风换气和蓄冷降温的目的。项目车站及车辆段、停车场给水均采用城市自来水,全线生产、生活用水量为4000m3/d(不含消防用水)。全线所产污水排入市政管网,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管网。车辆段、停车场的废水主要来自车辆检修的含油废水,洗车库的洗车废水。车辆段、停车场的采暖采用燃气锅炉。列车全天开行135对,全天营业18h。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
2.施工期场站开挖噪声影响评价及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地铁项目环境敏感点界定时应注意什么内容?
4.线路若为高架线,且通过居民密集区,应在什么方面加强评价内容?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有:
(1)施工期征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活动影响的环境因子主要是城市生态及城市景观、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
(2)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城市生态、噪声、振动三个方面,对空气环境、水环境和电磁环境的影响较小。
2.(1)场站开挖应执行《施工场界噪声标准限值》,评价范围应为场界外1m处,遇到敏感点时不应适当扩大;分析其影响时应按《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场界达标即可,不应分析工程施工对场界1m以外居民的影响。
(2)施工期减缓噪声影响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安装隔声屏或罩等,但应注意:根据《噪声污染防治法》经济补偿不应算作一种措施;同时应加强场站施工方法的分析,必要时应要求改变施工方法,如从明挖改为盖挖等;加强与居民地沟通,设立24h值班热线。
3.地铁项目环境敏感点界定时应注意:
(1)严格按照确定评价范围界定;
(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定义界定;
(3)处理好敏感点前排与后排的关系;
(4)处理好工程拆迁敏感点的问题;
(5)噪声和振动敏感点必须加以考虑;
(6)处理好规划拆迁敏感点的问题。
4. 应注重分析高架线路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容性,若高架线路所在区域为主城区、高教园区、居民密集区,一般应在加强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方案比选,必要时要求更改线路敷设形式(如采用地下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