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北方地区拟建一条四车道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沿线经过山岭重丘区,山体植被主要为落叶松和白桦,为次生林,且需开凿约3km的隧道通过;经过平原区20km,其中占用农田约10hm2、杨树人工林5hm2,草地约6hm2。设置取土场21处、弃土弃渣场7处。沿线有村庄6个,人口约1500人,其中因工程占地需移民30户。设置收费站2处,服务区1处。另外,工程还需经过一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跨越一河流Y需建一中型桥梁,该河流下游为某城镇饮用水水源地。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应弄清哪些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关注什么?应提出什么措施?
2.给出工程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与污染源监测计划。
3.本工程需经过一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应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其环境可行性?
4.弃土场如何恢复?
5.对于跨越Y河应从哪几个方面论证其环境合理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调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情况、保护要求,取水口位置、水质状况、供水人口,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质量,特别是植被覆盖情况,有无污染源及排污口。给出饮用水水源地功能区划图、工程与饮用水水源地的位置关系图。
(2)影响评价需关注运输危险品车辆在跨桥处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以及桥面污水的导排。
(3)应采取强化防撞护栏;设置桥面径流导排设施,避免桥面径流入河;设置警示标志;加强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管理;提出风险应急预案。
2.(1)设置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人员职责。
(2)对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排放污水和废气的污染源进行监测,废水监测指标主要为pH、悬浮物、COD、BOD、氨氮、硫化物、油类、粪大肠菌群,按季度一年取样监测4次;废气主要监测锅炉烟尘、SO2,可选择在取暖期监测一次。
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根据情况分别监测敏感点噪声、衰减断面噪声、声屏障降噪效果噪声、24小时连续交通噪声。
以上监测布点、取样及实验室分析均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完成。
3.(1)提出比选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首先考虑绕避方案。
(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对保护区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是否可接受。
(3)分析评价工程建设对湿地保护区重要保护对象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式及可接受性。
(4)分析评价对湿地水力联系的影响。
(5)分析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4.(1)考虑将取土完成后的取土场留下的取土坑用作弃土场,弃土后再对取土坑进行生态恢复。
(2)在地势较低处选择弃土场,在弃土前也应挖出表层土壤层,并保存好。
(3)“先挡后弃”,对弃土堆容易发生坍塌的一侧设置拦挡设施。
(4)在弃土作业结束后,将原表层土覆盖在弃土堆上,进行人工绿化(植树、种草)。在弃土堆外围设置排水沟,以防洪水冲蚀。
5.(1)论证工程穿越Y河段与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即是否处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功能区划范围内,特别是是否涉及一级水源保护区。如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区,则必须考虑其是否为不可替代方案,即方案的唯一性。
(2)通过多方案比选,分析论证公路跨越Y河是否有替代方案可减少对下游饮用水水源的不利影响。
(3)分析Y河下游饮用水源地功能调整的可行性,特别是取水口调整的可行性,如是否可以调整至跨河桥梁的上游。
(4)提出跨河桥梁段的水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论证其可行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