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拟开发的天然气井田面积约1500km2,设计井位215个,集气站7个,防冻液甲醇回收处理厂1座,天然气集气管线总长约1700km。
该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属干旱气候区。主要植被类型为灌丛和沙生草地。在拟开发区块内的东北部有一面积为14.5km2天然湖泊,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52.6km2(含岸线以上部分陆地),没有划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拟开发区块内的东南部有一面积约1km2的古墓葬群,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专家判定暂不宜发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给出其中某一类生态环境敏感目标现状调查应获取的资料。
2.自然保护区内可否布设井位,说明理由。
3.指出天然气集气管线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的途径及主要影响。
4.给出气田运行期环境风险源及风险因素。
5.确定气田开发对古墓葬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6.指出项目所在地的植被类型。
7.为保护湿地,可以建议项目开发应采取哪些措施?
8.管线施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生态?
9.项目建设可能会对湿地保护区造成哪些不利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
10.说明集气站与甲醇防冻液回收站的环境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消减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1)本项目涉及的环境敏感目标包括:
①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湖泊;
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群;
③灌丛和沙生草地(干旱地脆弱环境的植物)。
(2)现状调查应获取的资料为:
灌丛和沙生草地:土地利用现状、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分布、评价相关图件。(或:天然湖泊:保护对象、范围、面积,动、植物种类及分布,评价相关图件)。
2.(1)自然保护区内不能布设井位。
(2)理由:该保护区没有进行功能区划,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保护区需按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要求严格管理,不能在保护区进行任何生产建设活动。自然保护区内不能布设井位。实在必须建井位时,必须得到划定该保护区的省级部门批复。
3.(1)影响途径主要有:管道施工作业带清理、伴行道路建设、管沟开挖、工艺站场土地平整等活动。
(2)天然气集气管线建设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
①建设期间的施工将破坏植被,影响生态系统原来的状态;
②若管线布置在地上,将影响灌丛和草地植物的连贯性,也会阻隔某些动物的通道;
③若管线布置在地下,埋设管道时会导致土壤结构破坏;
④植被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风蚀),扬尘影响湖泊水质。
4.(1)气田运行期环境风险源为:井场、集气站、输气管线、防冻液甲醇回收处理站。
(2)由于设备本身的缺陷或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管线、贮气设施损坏、破裂,天然气泄漏、防冻液泄漏,特别是遇火引发的火灾与爆炸事故,伤害人群并伴生次生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集气站和管线泄漏导致的火灾和爆炸(包括地下气田),以及甲醇回收处理厂的事故火灾、爆炸损害生态环境、影响植被生长、损坏古墓葬群和污染湖泊的风险。甲醇泄漏污染环境和敏感目标的风险。
5.气田开发对古墓葬群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1)开发方案要得到文物保护行政单位的批准,开发行为在其指导下进行。划定文物保护范围。
(2)避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进行打井、铺设管线等建设活动。
(3)由于本工程涉及的古墓葬群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物保护范围内铺设管线,需征得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同意,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4)如果文物分布范围内地下天然气储量丰富,经批准后,可以在文物保护范围以外采取丛式井或其他先进工艺将井打至文物分布层以下再改变方向抽取下层天然气,避免损毁文物。
(5)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或未知墓葬,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上报,保护现场,等候文物管理部门处置。
(6)严禁在古墓葬群保护范围开发。
(7)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管理责任制,必要时签定责任状,杜绝盗墓现象的发生。
(8)对古墓尽量采取原址保护;无法原址保护的,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6. 项目所在地的植被类型有:灌丛植被、沙生植被、湿地植被。
7.保护湿地可采取的措施有:
(1)不在湿地区打井。
(2)施工污水及生产、生活污水不排入湿地。
(3)管线及井田道路施工尽可能避开湿地,确实无法避开的,应注意采取架空、桥涵等措施保持湿地的连通性。
8.地下管线项目施工期基本的生态恢复措施为: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恢复植被,简称“三分一恢复”。
9.项目建设对湿地保护区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1)如果井位选择在湿地内,则会对湿地造成明显的破坏与污染,进而影响水生生物。
(2)施工污水排入湿地会污染湿地水质,影响水生生物。
(3)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湿地会污染湿地水质,影响水生生物。
(4)人员活动及工程施工、生产会影响湿地鸟类栖息。
相应的措施有:不在湿地保护区内打井施工,其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不得排入湿地保护区内,施工人员及车辆机械等远离湿地,尽可能避免对鸟类活动的干扰。
10.(1)集气站与甲醇防冻液回收站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环境风险影响。集气站及甲醇防冻液回收站气、液泄漏,遇火发生火灾与爆炸,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生态影响。
(2)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防雨、防渗、防流失,配备消防设施,制订应急预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20年真题)影响碱液吸收法烟气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
- A.吸收液pH值
- B.吸收液喷淋量与气量的比值
- C.吸收液的分散状态
- D.吸收塔压降
- 查看答案
某建设项目拟采用燃烧法处理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有机污染物,原始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约为200mg/m3。为降低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可使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
-
- A.干性过滤
- B.喷淋洗涤
- C.活性炭吸附
- D.喷钙
- 查看答案
控制燃煤锅炉SO2排放的有效方法是( )。
-
- A.炉内喷钙
- B.石灰石-石膏湿法
- C.循环流化床锅炉
- D.氨法
- 查看答案
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
- A.设置声屏障
-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 查看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
- A.正常开、停车
-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C.部分设备检修
-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