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两端嵌固的梁,承受均布荷载作用,跨中正弯矩配筋为As,支座A、B端的负弯矩配筋分为三种情况:
(1)2As;
(2)As;
(3)0.5As。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第(1)、(2)种情况可以产生塑性内力重分配,第(3)种情况下承载力最小
- B.第(2)、(3)种情况可以产生塑性内力重分配,第(3)种情况在A.B支座最先出现塑性铰,第(2)种情况支座出现塑性铰晚于第(3)种情况,第(1)种情况支座出现塑性铰时梁即告破坏,不存在塑性内力重分配
- C.第(2)、(3)种情况可以产生塑性内力重分配,第(2)种情况在支座处最先出现塑性铰
- D.第(1)、(2)、(3)种情况都可以产生塑性内力重分配,第(3)种情况在支座最先出现塑性铰,然后第(2)种情况支座产生塑性铰,最后第(1)种情况支座产生塑性铰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两端固定的梁,根据位移法图表,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跨中产生(1/4)ql2的正弯矩,支座处产生(1/12)ql2的负弯矩,即跨中弯矩为支座处的3倍。三种负弯矩配筋情况如下:①当支座A、B端的负弯矩配筋0.5As时,跨中极限承载力为支座处的2倍,因此极限状态下,跨中先出现塑性铰,存在内力重分布;②支座A、B端的负弯矩配筋为As时,端部承载力更高,但跨中仍要承担3倍于端部的弯矩,因此极限状态下,跨中先出现塑性铰,梁内力重分布,由于结构得到加强,因此这种配筋情况下塑性铰晚于第(1)种情况;③当支座A、B端的负弯矩配筋为2As时,端部支座得到进一步加强,使梁更不容易破坏,因此这种情况下跨中会出现塑性铰,梁内力重分布,塑性铰的分布晚于第(2)种情况。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 A.<img src='http://tp.mxqe.com/data/736/13574229_0_1.jpg' alt='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title='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 B.<img src='http://tp.mxqe.com/data/736/13574229_0_2.jpg' alt='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title='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 C.<img src='http://tp.mxqe.com/data/736/13574229_0_3.jpg' alt='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title='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 D.<img src='http://tp.mxqe.com/data/736/13574229_0_4.jpg' alt='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title='基础知识,章节练习,工程科学基础,流体力学'>
- 查看答案
-
- A.3.4
- B.4.2
- C.4.9
- D.6.1
- 查看答案
-
- A.1/3
- B.1/2
- C.2/3
- D.1
- 查看答案
-
- A.18
- B.15
- C.10.9
- D.9
- 查看答案
-
- A.对理想流体,该测压管水头线(Hp线)应该沿程无变化
- B.该图是理想流体流动的水头线
- C.对理想流体,该总水头线(H0线)沿程无变化
- D.该图不适用于描述实际流体的水头线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