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①从全世界范围看,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事实充分证明,把“三农”问题和工业化、城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不断开辟“三农”工作新局面,才能更有底气、更加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从构建新发展格局角度看,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选择,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举措。我国农村市场体量大,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载体,农村市场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结构上看,都前景可期。
③从大历史角度看,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要切实扛起政治责任,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④从现实角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强化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⑤放眼未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潜力也在“三农”。只有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有更加坚实的支撑。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融资租赁公司以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主,受监管约束少、灵活性高、创新能力强。
-
- A.银行系
- B.保险系
- C.厂商系
- D.独立第三方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基差风险说法正确的有( )。
-
- A.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越好,基差风险就越小
- B.基差变动带来的风险称为基差风险
- C.金融期货在进行实物交割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与套期保值交割日相一致的交割月份,从而使基差风险最小
- D.标的资产价格与保值资产价格的相关性越差,基差风险就越大
- E.为了降低基差风险,需要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
- 查看答案
中国银监会已经对金融租赁公司建立起以( )监管为核心、适应( )行业特点的监管体系。
-
- A.资本;金融租赁
- B.安全性;融资租赁
- C.资本;融资租赁
- D.安全性;金融租赁
- 查看答案
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公式中的V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 B.方程表明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 C.方程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呈反比
- D.方程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
- 查看答案
作为调节对象和监测货币政策效果的金融指标是( )。
-
- A.货币最终目标
- B.货币政策工具
- C.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D.货币政策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