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法律制度中的抗辩权包括( )等种类。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抗辩权,是指对抗相对人请求权或其他权利的权利。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序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都是抗辩权。《担保法》规定的先诉抗辩权也属于抗辩权范畴。排除妨害请求权的目的在于保护、恢复受侵害的权利,以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属于救济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小麦买卖合同,甲公司在入库后发现乙公司多交付了10吨小麦,甲公司多收的10吨小麦在甲和乙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是( )。
-
- A.意外事件
- B.无因管理
- C.不当得利
- D.善意取得
- 查看答案
甲、乙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约定租赁期届满时一次支付租金,2018年9月30日,甲明确告知乙,其因经济困难不能支付到期租金。那么乙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
-
- A.2017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
- B.2017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
- C.2018年10月1日-2020年10月1日
- D.2018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日
- 查看答案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代理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 A.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代理人
- B.代理人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
- C.代理行为包括传递信息等非独立进行意思表示的行为
- D.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代理人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 查看答案
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期间()。
-
- A.中止
- B.中断
- C.延长
- D.暂停计算
- 查看答案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 B.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在二审期间基于新的证据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C.当事人未按照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却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申请再审或者提出再审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D.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后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