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中国证监会在对A上市公司进行例行检查中,发现以下事实: (1)A公司于2011年5月6日由B企业、C企业等6家企业作为发起人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成立时的股本总额为82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下同)。2015年8月9日,A公司发行5000万股社会公众股,并于同年10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此次发行完毕后,A公司的股本总额达到13200万股。 (2)2016年9月5日,B企业将所持A公司股份680万股转让给了D公司,从而使D公司持有A公司的股份达到800万股。直到同年9月15日,D公司未向A公司报告。 (3)为A公司出具2016年度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陈某,在2017年3月10日公司年度报告公布后,于同年3月20日购买了A公司2万股股票,并于同年4月8日抛售,获利3万余元;E证券公司的证券从业人员李某认为A公司的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于2017年3月15日购买了A公司股票1万股。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和有关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以及D公司未向A公司报告所持股份情况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陈某、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正确

解析

1.①B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0.5分)根据规定,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B企业持有A公司股份的时间未超过上市交易之日的1年,故转让A公司股份不符合法律规定。(1分) ②D公司未向A公司报告所持股份情况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0.5分)根据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公告。本题中,D公司持有A公司发行股份达6.06%,应当向A公司报告。(1分)

2.①陈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0.5分)根据规定,为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收购人、重大资产交易方出具审计报告的人员,自接受上市公司委托之日起至上述文件公开后5日内,不得买卖该证券。陈某是在审计报告公布5日后买卖A公司股票的,故陈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1分) ②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0.5分)根据规定,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期间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李某为E证券公司从业人员,故李某买卖A公司股票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1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判断题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处置时,原已计提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不需要转出。(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企业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且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可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查看答案
判断题

A公司购入B公司5%的股份,取得投资后A公司对B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则A公司不应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