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材料1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习近平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2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主旨演讲

  (1)为什么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如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影响: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大国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已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方略,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特别是各种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增强,成为推动国际协调合作的强大正能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主张天下为公,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既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又将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在新高度上弘扬光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全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适应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需要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密不可分。日益崛起的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我们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切实回应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提出了中国的全球化观、全球治理观,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其核心归结起来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心中最大的困惑,拨云见日,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

2.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理念上,要树立正确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在实践中,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着手: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具体实施方面:

  ①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面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世界,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捍卫国家利益,永不称霸,永不搞扩张。

  ②要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③要坚持不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把“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④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我们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⑤要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进一步加强对外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对外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得到有力贯彻执行。扎实推进改革完善对外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对各领域各部门对外工作的统筹协调。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加强对外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内外兼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请在I、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分。


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大量证据表明,反馈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最为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研究也发现,教师提供的反馈往往没有被学生很好地接收,也很少被学生用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教师的书面反馈常常伴有等级或分数,而呈现等级、分数会影响学生对反馈的充分理解。教师的口头反馈大多面向学生群体,而学生往往不认为这种反馈与自己有关。研究还显示与学生相比,教师把自己的反馈看得更有价值;而学生们则经常抱怨老师的反馈令人困惑、不够合理。有时,学生并没有理解教师的反馈却自认为已经理解了;即便理解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将反馈意见运用到学习中。尽管教师非常重视反馈作用,但是在如下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探索与学生个体特征相关的有效反馈策略;根据认知、元认知和动机变量来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反馈;澄清反馈的性质、频率和时间安排。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教师反馈效果不理想的五方面原因。


(2)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的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谈谈这一要求的现实必要性。


(3)假定你是中学数学老师,面对一名内向、对数学缺乏自信的学生,你该如何更为有效地对其数学作业情况提供反馈?

II.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2020年初,为应对新冠疫情,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大中小学实行“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其中,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在此背景下,某研究者开展“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的问卷调查,试图回答与认同感相关问题。研究者定义了核心概念,编制了《大学生线上教学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问卷》。问卷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学生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第二部分为问卷主体,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向、成本效益评估、环境支持、主观期望五个方面,其中前两个方面为认同感,后三个方面为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每个方面由4个题组成,共20道题,所有题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自编问卷通过预调查进行完善,然后正式实施问卷调查。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该研究中核心概念操作化的步骤。


(2)预调查后需要对自编问卷进行哪些检验?


(3)正式调查后可以做哪些统计分析?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书院虽萌芽于唐代,但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却形成和兴盛于宋代。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潭州委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中有一段文字:


契勘本州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不远千里、求师取友至于是邦者,无所栖泊,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枢密忠肃刘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右司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此意甚远非世俗常见所到也。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风不振;议者惜之。


某叨冒假守,蒙被训辞,深以讲学教人之务为寄顾恨庸鄙,弗克奉承。到官两月又因簿书,未能一往。谒殿升堂延见诸生,诣考所合罢行事件庶革流弊,以还旧规。除已请到醴陵黎君贡生充讲书职事,与学录郑贡生同行措置外,今议别置额外十员,以处四方游学之士。依州县则例,旧破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更不补试听候当职考察搜访,径行拨入者庶几有以上广圣朝教育人材之意,使凡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区区课试之间,实非小补。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宋代书院、地方官学的发展状况,论述宋代书院相对于地方官学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马是高二学生,对二战感兴趣,读过《秘密战争》一书,还在语文课外作业中提交过读书报告,此书是斯蒂文森的著作,记录了二战中许多秘密事件。


历史课上,郝老师提及战争一结束,丘吉尔就失去了人民的拥戴,小马举手发言:“英国抛弃丘吉尔,这好像不公平,他在战争期间,做过了不起的决定,大家不知道”。


郝老师问:“什么决定?”


小马说:“有一次,英国刚刚破译了德军密码,丘吉尔得知德军要轰炸考文垂市,是向考文垂市民发出警告,还是默不作声?如果发出警告,德军就会知道英国破获了他们的密码,如果默不作声,德军就无法知道他们的密码被人破获。丘吉尔不得不决定,选择保持沉默、未示警。后来盟军利用密码取得欧洲反攻成功。可是,考文垂市许多居民因无示警而死在空袭之下”。


小贾说:“这样的话,和杜鲁门下令轰炸广岛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丘吉尔、杜鲁门都认为他们这样做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小马回答。


郝老师说:“为挽救一些人而牺牲另外一些人,对吗?”


同学们一片安静。


郝老师重述问题:“小马说,丘吉尔、杜鲁门关心的是拯救人的生命,可是,他们为了救一些人而有意让另一些人死去,对吗?”


学生依然沉默,有几个点头。


郝老师问:“为什么?”


小苏:“从长远来说,可以救更多人。”


对此,小费说:“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只要你救的是自己的同胞。”


对此,小艾反问:“自己的同胞是不是比其他人更有生存权?”


(改编自郝什等《促进道德发展》)


请回答: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围绕生命议题做的道德判断。

试析上述课堂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中的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课程思政的特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某项研究女童辍学原因的调查中,研究者对一位母亲进行了访谈。请指出下列访谈片段中涉及的三项访谈技巧,并评价其使用情况。


访谈者:您女儿辍学,您觉得可惜吗?


母亲一脸迷茫:为什么?


访谈者:我是说,您女儿不读书了,可惜吗?


母亲:不可惜啊,丫头上三两年就够了。


访谈者: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让她把小学读完好不好?


母亲面带怒色:那不行,丫头大了,不能念了。(气氛略显紧张,沉默)


访谈者:您看电视吗?


母亲:不看,看不懂人家在干啥


访谈者:丫头看吗?


母亲(高兴):看,她看的懂,还给我讲。


访谈者:那她为什么看的懂。


母亲(想了想):嗯,念书了呗。


访谈者:看来读书有用是吧。


母亲:当然,她脑子聪明,报纸也能看,还借回书看


访谈者:既然念书好,您要是让她继续念,将来就更有出息呢


母亲:念书是好,但她不能念了,念了书谁做饭?


——改编自白芸《质性研究指导》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