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钥体制中,每一用户 U 都有自己的公开密钥 PKu 和私钥 SKu 。如果任意两个用户 A 和 B 按以下方式通信:
A 发给 B 消息 [EpKB (m),A] 。
其中 Ek(m)代表用密钥 K 对消息 m 进行加密。
B收到以后,自动向A返回消息【EPkA(m),B】,以使A 知道B确实收到消息m。
【问题 1】 (4分)
用户 C 怎样通过攻击手段获取用户 A 发送给用户 B 的消息 m。
【问题 2】 (6 分)
若通信格式变为:
A 给 B 发消息:EPKB(ESKA(m),m ,A)
B 给 A 发消息: EpKA(EsKN (m),m,B)
这时的安全性如何?请分析 A,B 此时是如何相互认证并传递消息的。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问题1解析:
1. 用户C首先截获消息: (EPKB(m), A)
2. 然后将用户标识信息改为C自己的标识信息,让用户B以为这条消息就是C发过来的。即: C(“B” ) --->B: (EPKB(m), C)
3. 用户B将自己的身份标识及用C的公钥加密的信息一起发送给用户C。即:B--->C: (EPKC(m), B)
4. 用户C用私钥成功解密,最后得到明文m。
问题2分析:
安全性提高了,利用公钥的数字签名机制能实现加密和认证的双重任务。但会存在重放攻击。
第一步, A 发给 B 消息是 A 首先用自己的秘密钥 SKA对消息 m 加密,用于提供数字签名,再用接收方的公开钥 PKB第 2 次加密,密文中包括明文的信息和 A 的身份信息。
第二步,接收方 B 收到密文,用自己的私钥先解密,再用对方的公钥验证发送方的身份是 A,实现了 B 对 A 的认证,并获取了明文。
第三步,B 发给 A 消息是 B 首先用自己的秘密钥 SKB对消息 m 加密并签名, 再用 A 的公开钥 PKA第 2 次加密, 密文中包括明文的信息和 A 的身份信息, 还有 B 对接收的 m 的签名密文。
第四步,只有 A 才能用自己的私钥打开 B 送过来的密文, 并且验证是 B 的签名, 实现了 A 对 B的认证,当 A 看见原样返回的 m,就知道 B 收到了 A 发送的明文 m 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 )is that it provides guidance and direction on how quality will be managed and verified throughout the project.
-
- A.Plan Quality Management
- B.Manage Quality
- C.Control Quality
- D.Project Charter
- 查看答案
( )the process of determining,documenting,and managing stakeholder needs and requirements to meet Project objectives.
-
- A.Plan Scope Management
- B.Collection Requirements
- C.Validate Scope
- D.Control Scope
- 查看答案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preserves the confidentiality,integrity and availability of information by applying a( ).
-
- A.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cess
- B.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ss
- C.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 D.risk management process
- 查看答案
( )is a decentralized database,ensure that the data will not be tampered with and forged.
-
- 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Blockchain
- C.Sensing technology
- D.Big datA
- 查看答案
( )puts computer resources on the web,and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per capacity,super concurrency,super speed and super security.
-
- A.Cloud computing
- B.Big datA
- C.Blockchain
- D.Internet of things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