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与RIPv1相比,RIPv2的改进是( )。

  • A.采用了可变长子网掩码
  • B.使用SPF算法计算最短路由
  • C.广播发布路由更新信息
  • D.采用了更复杂的路由度量算法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RIP协议基于UDP,端口号为520。RIPv1报文基于广播,RIPv2基于组播(组播地址224.0.0.9)。RIP路由的更新周期为30秒,如果路由器180秒没有回应,则标志路由不可达,如果240秒内没有回应,则删除路由表信息。RIP协议的最大跳数为15条,16条表示不可达,直连网络跳数为0,每经过一个节点跳数增1。

RIP分为RIPv1、RIPv2和RIPng三个版本,其中RIPv2相对RIPvl的改进点有:使用组播而不是广播来传播路由更新报文;RIPv2属于无类协议,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采用了触发更新机制来加速路由收敛;支持认证,使用经过散列的口令字来限制更新信息的传播。RIPng协议支持IPv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 A.1、1
  • B.1、2
  • C.2、2
  • D.2、3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 A.3
  • B.4
  • C.5
  • D.6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 A.V(S3)和V(S5)V(S6)
  • B.P(S3)和V(S5)V(S6)
  • C.V(S3)和P(S5)P(S6)
  • D.P(S3)和P(S5)P(S6)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系统开发运行知识

  • A.243ms
  • B.246ms
  • C.254ms
  • D.280ms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