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城域以太网在各个用户以太网之间建立多点第二层连接,IEEE 802.1ad定义运营商网桥协议提供的基本技术是在以太网帧中插入( )字段。

  • A.运营商VLAN标记
  • B.运营商虚电路标识
  • C.用户VLAN标记
  • D.用户帧类型标记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Q-in-Q工作原理就是:数据在私网中传输时带一个私网的tag,定义为C-VLAN Tag,数据进入到服务商的骨干网后,再打上一层公网的VLAN tag,定义为P-VLAN Tag。到目的私网后再把P-VLAN Tag剥除,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层VPN隧道。P-VLAN Tag标签是嵌在以太网源 MAC 地址和目的MAC地址之后。也包含一个12位的P-VLAN ID,可支持1-4094个VLAN。P-VLAN CoS域包含3位,支持8个级别的优先级。在基于Q-in-Q网络中,运营商为每个VLAN分配一个P-VLAN ID,然后把用户的C-VLAN ID实例映射到这些P-VLAN ID上。因此,用户的C-VLAN ID就被保护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 A.aabb
  • B.abab
  • C.baba
  • D.abba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 A.P(S4)和V(S4)V(S5)
  • B.V(S5)和P(S4)P(S5)
  • C.V(S3)和V(S4)V(S5)
  • D.P(S3)和P(S4)V(P5)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 A.P(S2)和P(S4)
  • B.P(S2)和V(S4)
  • C.V(S2)和P(S4)
  • D.V(S2)和V(S4)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 A.V(S1)P(S2)和V(S3)
  • B.P(S1)V(S2)和V(S3)
  • C.V(S1)V(S2)和V(S3)
  • D.P(S1)P(S2)和V(S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中级软件设计师,章节练习,中级软件设计师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