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案例介绍:一位32岁的妈妈为儿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一段咨询谈话:心理咨询师:请坐,你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孩子妈妈:大夫,你一定要管管这个孩子,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心理咨询师: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
孩子妈妈:在学校里,每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业时,他就用拳头砸桌子,还在座位上摇晃。家里人要是让他做作业,他也是大闹,搞得全家不安宁。
心理咨询师: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会怎么办呢?
孩子妈妈:老师往往会不再要求他写作业了,在家里也只好这样。可是他总是不写作业,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真是愁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知道了你的焦虑,也体会到了你做妈妈的心情。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是有原因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孩子从某种行为中得到了好处,这种行为就会被强化。由于孩子只要一闹,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这种乱折腾的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孩子妈妈:喔,原来孩子不听话与我们有关。你讲得很有道理,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心理咨询师:孩子再闹时,不能让他逃避作业,而是等他安静下来后,仍然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注意,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要马上给予鼓励。能做到吗?
心理咨询师说“你根据什么说他不听话呢?”使用了( )。多选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略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一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而躲在宿舍里不敢外出见人,根据许又新教授的评定标准,该学生社会功能损害的评分为( )单选
-
- A.l~2 分
- B.2~3 分
- C.3~4 分
- D.6 分以上
- 查看答案
修饰性反问是一种( )单选
-
- A.无法验证的问题
- B.正确的提问方式
- C.不必回答的问题
- D.开放式提问方式
- 查看答案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 查看答案
在职业活动中,属于“忌语”的是( )。
-
- A.“有话快点说,我还忙着呢”
- B.“下班了,你明天再来”
- C.“这事儿我不知道”
- D.“不是我负责的,你找别人去吧”
- 查看答案
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 )。
-
- A.锥体细胞
- B.双极细胞
- C.杆体细胞
- D.水平细胞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