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是独生子,父母经商,经济条件好。自小聪慧、要强,学习成绩好,父母视为骄傲,宠爱有加。大一时曾来咨询,当时诊断为适应不良,经六次咨询后好转。该求助者对咨询师印象好,很信任,重大节日都会发短信祝贺。本次预约当日上午十点半来咨询,约十点二十分时来短信称车行不畅,可能会迟到,于十点五十分到,一进门连声说对不起来晚了,咨询师连忙请他坐下。
下面是一些对话片段。
心理咨询师:没关系,你是我上午的最后一位。
求助者: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坏了,来晚了会不会打乱你的计划,耽误你吃午饭,都是那该死的交通事故让我来晚了,耽误了你的时间,真是对不起!唉,我真该死!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
心理咨询师:堵车的事很难预料,没关系,不用那么自责。
求助者:这城市交通什么时候才能畅通无阻啊?
心理咨询师:全世界的难题,慢慢来吧!唉,对了。你电话中说最近又不好,是什么情况,请说一说吧。
求助者:(双手抱头),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帮帮我吧!
心理咨询师:想自杀?什么事那么严重,能告诉我吗?看我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求助者:唉,让人家给甩啦!
心理咨询师:哦,我明白啦,你遇到了年轻人常见的失恋问题,对吧?

  • A.双方咨询关系好
  • B.咨询师理论水平高
  • C.咨询师知识全面
  • D.咨询师职业道德好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察重点】咨询中对求助者的人格特点的把握【试题解析】根据资料中的描述,该求助者“自小聪慧、要强”。案例中求助者因迟到一直在对咨询师说抱歉,而且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想到可能会堵车,为什么没有提前一些时间来,在咨询师面前表现出追求完美的倾向。守时是一个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属于人格特征,但求助者虽然为此次迟到20分钟道歉、自责,但不能表示他平素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是守时的。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标准【试题解析】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为: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BCD。
【考察重点】对不合理信念的掌握和识别。【试题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三个主要特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之极。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和“必须”“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案例中,求助者对堵车迟到自责和抱歉,表现出对自己什么情况都要想到的绝对化要求,因此懊恼不已。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价值。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案例中求助者一次失恋后觉得“很痛苦,很不好,不想活了,想自杀”,这样的情绪背后很可能是“我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对自己以偏概全的评价和“我再也没有幸福可言了”的糟糕推论。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咨询中对求助者行为表现的观察【试题解析】根据案例中的描述,求助者因为没能按约定时间进行咨询,并为此一再向咨询师道歉,比较注重礼节,也是讲礼貌的表现;求助者为自己的迟到也在自责。案例中虽提到“我怎么就想不到会堵车呢,再提前一些就好了”,但事实上,约定的咨询时间“十点半”并不是交通堵塞的时段,堵车是因为交通事故引起的,是偶然事件,所以求助者并非主观故意的“没有遵守时间”,而是因交通事故“未能遵守时间”。求助者的想法与他的绝对化要求的信念有关,并非真的是“考虑问题不周全”。因此本题目答案为BD。
【考察重点】会谈法的理解和掌握【试题解析】咨询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没有特定的答案,需要求助者对情况加以说明,属于开放式提问。会谈法的种类有摄入性会谈、鉴别性会谈、治疗性会谈、咨询性会谈、应急性(危机性)会谈等。案例中咨询师的提问是想了解求助者的客观背景资料和目前的状况,因此属于摄人性会谈。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对咨访关系重要性的理解【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访关系是产生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任何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之上。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咨询中对自杀的处理【试题解析】自杀是个体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手段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当求助者在咨询中提到自杀后,咨询师要对自杀进行识别和判断。应从危险因素、自杀线索、呼救信号等方面判断自杀的真实性,并根据真实性程度做出合适的处理。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
【考察重点】咨询师应持有的咨询态度【试题解析】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求助者要抱有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基本态度。案例中,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设身处地的理解,因此本题目答案为A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