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父母宠爱有加,学习成绩优秀,一直都很.顺利。半年前留学回国工作,明显不适应国内的环境。工作条件与设想的落差很大,生活上也处处不如意,感到很失落,压力也很大。觉得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与同事之间交往很少,不愿参加单位活动。整日闷闷不乐、没精打采。为工作上的事经常对家人发脾气。与女朋友为小事发生争执,后来发展到几乎天天吵架,女友不堪忍受便向他提出分手。而后他更加消沉,晚上失眠,白天头晕头痛,饮酒明显增加,每晚都在酒吧泡到半夜。他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所有的梦想都成了泡影,这辈子完了。家人不忍心看他就此沉沦,送他来求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父母均为大学教授,很忙,与求助者交流很少。求助者是独生子,内向,不善言谈。

  • A.一般心理问题
  • B.心身疾病
  • C.严重心理问题
  • D.精神疾病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考察重点】临床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了解到:1.求助者家庭条件优越,从小父母宠爱有加,学习成绩优秀,一直都很顺利。(成长史)2.半年前回国工作,明显不适应国内的环境。感到很失落,压力也很大。整日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发脾气。与女朋友为小事发生争执,而后他更加消沉,晚上失眠,白天头晕头痛。(求助者症状)3.求助者是独生子,内向,不善言谈。(个性特点)案例中没有提到求助者的婚恋观,故答案为ABD。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生理症状方面的症状表现【试题解析】生理症状一般指求助者躯体上的不适或其他表现,方面障碍如心慌、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憋气、竖毛、心悸、脸红、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头痛、全身或两腿无力、疲乏、憔悴、食欲下降、睡眠困难、体重下降,等等。一般直接从案例资料中寻找即可。本案例求助者生理症状有失眠、头晕、头痛,没有提到有心慌的症状。故答案为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情绪症状的表现【试题解析】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方面整理。案例资料显示,求助者的情绪有失落、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发脾气、吵架、消沉,没有担心害怕的这种情绪症状。头痛、头晕属于躯体症状。题干要求求助者的情绪症状,故答案为AC。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中行为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觉得单位人际关系复杂,与同事之间交往很少,不愿参加单位活动(回避社交活动);饮酒明显增加,每晚都在酒吧泡到半夜。生活上也处处不如意,感到很失落,有些消沉的表现,但是不属于行为症状,案例中没有出现工作消极被动的症状。故答案为CD。
【考察重点】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试题解析】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生活事件是:回国后不适应国内的环境。工作条件与设想的落差很大,整日闷闷不乐、没精打采。为工作上的事经常对家人发脾气(工作方面);与女朋友为小事发生争执,后来发展到几乎天天吵架,女友不堪忍受便向他提出分手。而后他更加消沉,晚上失眠,白天头晕头痛(恋爱方面)。题干要求压力事件,故答案为AC。另外,题干中提到同时性叠加压力和继时性叠加压力。有必要对这两个压力区分一下,这是压力种类的内容。压力分为三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和破坏性压力。在叠加性压力中分为同时性和继时性叠加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指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俗称“四面楚歌”,如屋漏偏遇阴雨天。继时性叠加压力指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前一个压力适应过程的搏斗阶段或衰竭阶段,俗称“祸不单行”。
【考察重点】压力源的种类【试题解析】按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分为三种类型:1.生物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2.精神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不良的经验、道德冲突、不良个性心理特点等。3.社会环境压力源: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第一类是纯社会性的,如社会变革、失恋、离婚、家庭冲突、战争、被监禁等。第二类是由自身状况(精神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等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叠加性压力源和破坏性压力源属于压力分类方面的内容。综合分析该求助者的压力属于社会性压力。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断【试题解析】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心理正常可以分为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心理健康的标准:许又新的三标准为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郭念锋的十标准为心理活动强度、耐受力、康复能力、心理自控能力、周期节律性、暗示性、意识水平、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心理不健康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可包含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根据郭念锋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条原则:一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为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三为人格相对稳定的原则。三原则中只要有一条有问题就可以判定某人精神活动已偏离了正常轨道。该案例中的求助者没有违背以上原则,属于心理正常,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症状学诊断结果【试题解析】对于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是技能考试的要点也是难点。教材上给出的诊断要点是综合性的:一般从刺激的性质(强度)、反应的持续时间(病程)、反应(症状)的强度、反应是否泛化四个维度来区分一般和严重心理问题。从心理冲突的性质来区分严重心理问题(常形冲突)和可疑神经症(变形冲突)。从许又新教授神经症简易评定法的评分结果来区分可疑神经症(4~5分)和神经症(6分及6分以上,但病程须满3个月)。该案例中求助者是由于回国后不适应国内环境等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而痛苦,心理冲突属于常形,按照刺激的强度(不适应国内环境)、病程(半年)、反应强度(内心苦闷情绪无法摆脱,社会功能受损)、反应已泛化(负性情绪不仅回国不适应环境,而且在其他恋爱等方面也引起相同的情绪)等情况分析,可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因此该题答案为C。
【考察重点】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试题解析】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应具备如下特征:“属于心理学性质、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ABD选项是属于心理学性质的,而C选项“寻找其他工作”不是心理咨询范围,故可排除。
【考察重点】咨询关系的结束【试题解析】结束咨询时机,一般根据咨询方案商定的时间、求助者的感觉及要求、咨询师的经验、基本达到咨询目标后,双方都认为可以结束为宜。故答案为ABC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