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67岁,农民。
案例介绍:求助者当过会计,十年前遇车祸,腿部受轻伤,当时意识清楚,检查无明显创伤。从此变得谨小慎微。半年后,因为害怕出错,不再从事会计工作。从过去比较张扬、活跃,变为沉默寡言、不愿出门。八个月前,孙子要来家住,需要整理房间,自己又无能为力,着急上火。后来女儿、女婿回来解决了问题。但从那以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儿子都在外地指望不上。她想重修旧屋,但儿子们与她意见不一致。为此郁闷,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兴趣下降。感到生活无意义,但无自杀倾向。有时胃部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经治疗稍有好转。但情绪始终无法改善,寻求心理帮助。
- A.不愿出门
- B.兴趣下降
- C.能力下降
- D.入睡困难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察重点】病程的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得知,“八个月前,孙子要来家住,需要整理房间,自己又无能为力,着急上火。后来女儿、女婿回来解决了问题。但从那以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儿子都在外地指望不上”,故答案为D。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中情绪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焦虑、恐惧和抑郁是技能案例中最常见的三类情绪症状,在这里有必要对它们进行明确的区分:抑郁与焦虑、恐惧的区分较为简单。焦虑和恐惧本质上都是“怕”,而抑郁一般不包含“怕”的成分。但是对于抑郁的识别,案例中一般的描述是“情绪低落”,“经常哭泣”,“感觉活着真受罪,不如死了算了”,“对家人表示,不想活了”,“有过轻生的想法”,“兴趣缺失/快感缺失”,“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行迟缓”,等等,属于较为明确的情绪低落或生存意向的下降,但是纯粹的兴趣下降要结合其他的情况来综合分析,因为由于焦虑或恐惧也可能会造成兴趣的下降或范围缩小/狭窄。而焦虑和恐惧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怕”的情绪体验,它们的区别有二:1.从对象和内容上来说,焦虑的对象和内容不固定、不具体、不明确;而恐惧的对象非常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如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等等。2.从指向的时间上来说,焦虑是面向未来的、尚未发生(预期不利)的事件;而恐惧则大多是面向现在(面临不利)或过去(后怕)的事物、场所、情境等情形。因此,在技能选择题中,关于以上三者的症状识别,要仔细看案例中的相关描述。抑郁与其他情绪较易区分,焦虑和恐惧的区分不仅要看对象是否具体明确,还要看害怕的有关描述所反映的时间指向。本案例求助者的症状符合抑郁的情绪表现。失眠和胃痛则属于躯体方面的症状。故答案为B。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中社会功能表现【试题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社会功能表现是不愿出门。兴趣、能力下降及入睡困难都不属于社会功能方面的表现。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试题解析】从案例资料分析,10年前车祸后求助者从此变得谨小慎微。半年后,因为害怕出错,不再从事会计工作。从过去比较张扬、活跃,变为沉默寡言。抑郁情绪是在8个月前才有的,题干要求的是10年前车祸对求助者的主要影响,如果没有10年前的限制,抑郁也可以选上,故答案为BC。
【考察重点】症状诊断中心理学主导症状的诊断【试题解析】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意即起着核心作用的问题,那就是情绪问题。虽然求助者有性格方面的变化,但目前求助者出现的症状:郁闷,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兴趣下降,感到生活无意义。胃部不适经医院治疗有所好转,但情绪症状无法改善。故答案为A。
【考察重点】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期工作【试题解析】咨询双方商定咨询目标是建立在心理诊断阶段已经完成的基础上的,要准确了解求助者的具体问题和心理问题,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求助者在认知、行为、情绪和个性特征方面的问题,就要尽量全面的收集求助者的资料,收集资料时应围绕以下七个问题进行:“who”,求助者是谁?“what”,发生了什么事?“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where”,在哪里发生的?“why”,事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which”,事情与哪些人相关?“how”,事情是怎样演变的?因此答案为B。
【考察重点】解决资料可靠性的方法【试题解析】对于当事人因回避问题而说谎,或有的亲友用自己的想象代替事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验证。验证资料可靠性的办法有如下三种:1.使用补充提问。2.使用问卷和心理测验。3.比较同一资料的不同来源,各种来源都给出类似的印象,那么这一资料的可靠性较高。故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属于心理咨询范围的处理方法【试题解析】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包含针对心理健康但是遇到现实困难的发展性咨询和针对处于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或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健康咨询,其处理方法一般是按照诊断、咨询、巩固的过程进行心理咨询,咨询目标应符合“属于心理学性质、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有效性要求;而对于非心理学性质的问题可不必处理,对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病性问题应及时转介治疗。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心理不健康状态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因此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恰当的处理必须符合心理咨询的要求,因此答案选C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 查看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 查看答案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 查看答案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 查看答案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