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9岁,工人。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体检发现肺部有阴影,经检查确诊为肺癌早期。经过半年多的治疗,病情基本稳定,各项指标也逐步恢复正常。但住院期间看到许多癌症转移复发的病友,很担忧自己的情况,于是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身上长出任何东西都很害怕,时常摸到自己腋下有小疙瘩,觉得肯定是癌细胞转移病灶。去医院看,可医生说没事。他觉得是医生不重视他的病情,或者癌细胞还没有成形,于是又去其他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他还是不踏实,又到国内有名的大医院检查,还是没查出来明显异常。但仍不放心,每日生活在疑虑和恐惧之中,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悲观失望,情绪低落,主动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敏感内向、胆小,听话,谨小慎微。长大后也安分守己,生活中无重大打击和挫折。
- A.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 B.提供医学知识
- C.尽快使用咨询技术
- D.帮助克服恐惧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初步诊断的情绪诊断。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求助者对疾病的疑虑、害怕和悲观失望的情绪,“但仍不放心,每日生活在疑虑和恐惧之中,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是焦虑的主要情绪症状表现。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有疑病,但是并没有出现幻觉,所以排除D。
【考察重点】造成心理问题的认知因素【试题解析】造成心理问题的认知因素包括知识性的认知偏差和个性认知偏差。知识性的认知偏差,如错误使用概念、对事物缺乏深刻了解;个性认知偏差,多表现为逻辑使用失误或固执的思维方式。选项中的过于敏感属于个性认知偏差,疑病观念属于知识性的认知偏差。故本题答案为AB。
【考察重点】心理正常与异常的诊断标准【试题解析】定性分析主要是指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鉴别精神异常与正常的标准是根据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以及求助者是否能够主动求医、自制力完整等。本案例中求助者主动求治意愿强烈,故可排除精神病性问题。因此本题选择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学原因【试题解析】求助者的心理特点即为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首先从四个选项来看,A选项是心理学方面行为特点;C选项“强迫就医”意味着明知道就医没有必要,但是还是控制不住,求助者并未表现出这样的症状,而是表现出对自己的躯体症状坚信不疑,怀疑临床诊断,为疑病的症状。所以也可以排除。心理问题产生的愿意可以从“生理一心理一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和寻找。本题主要是考察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学因素。心理学因素主要从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来考察;题目中的B选项“害怕转移复发”体现了求助者过于敏感的心理特点,D选项“个性内向胆小”是性格上的因素。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学原因【试题解析】心理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1.生物学:包括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2.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3.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从本题的四个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B和C选项是社会学因素,属于求助者面临的社会事件(生病住院)造成的影响。而A和D选项属于求助者的心理学因素中的认知因素。所以本题选择AD。
【考察重点】初诊接待一般临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试题解析】咨询师在对临床资料的整理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二是个人成长史资料;三是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及社会交往状态。这些都是在初诊阶段需要整理的资料。ABCD四个选项均属于出诊接待应搜集的资料范畴。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BCD。
【考察重点】对临床资料的核实【试题解析】本案例中引发求助者问题的现实刺激是身体原因,所以对求助者身体体检报告的核实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求助者身体状况的验证是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躯体问题和疑病妄想的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可以和器质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做鉴别性诊断。所以本题选择A。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试题解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咨询的开始阶段,心理咨询师要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所以本题选择A。
【考察重点】咨询疗法的选择【试题解析】求助者有很强的疑病倾向,每日生活在疑虑和恐惧之中,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日子了,悲观失望,情绪低落,可以用放松训练来缓解他的情绪问题。求助者对自己躯体的过分关心是求助者认知上的错误,可以用认知疗法来改变他对自己身体疾病的看法。求助者虽然有明显的强迫检查,但是这是由于疑病引起的,所以消除疑病的观念是主要的问题,所以本案例采用阳性强化疗法不是很合适。本案例的求助者主动求医,对自己的状况有自知力,可以排除精神分裂症,所以没有到用药的程度。故答案选择AC。
【考察重点】移情现象的处理【试题解析】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咨询师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认识求助者,并运用移情帮助求助者宣泄情绪,引导其领悟。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求助者出现移情时,咨询师应当鼓励求助者表达情感,在情感的表达中达到情绪的宣泄。所以本题选择BD。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 查看答案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 查看答案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 查看答案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 查看答案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