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共用题干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妈妈强迫来咨询的。经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开始敞开心扉,自诉最大的问题是与父亲的关系。父亲经常打他,几乎每天一次,后来每次打时求助者几乎没反应了。很憎恶父亲的做法,但又没有办法。求助者很怕与人交往,总怕会挨打。一次受同学欺负,求助者因怕处分没敢和那个同学动手。后来经常受同学的欺负,老师也管不了,有时还偏向那些打他的学生。恨自己太软弱。家庭和学校不良的环境对其学习产生了影响,上课听不懂,也不愿找同学帮助。不想上学,已一个多月没上学了。
母亲反映:儿子在外不爱说话,与人交往有困难,学习成绩下降明显。担心出了问题,因此带他来就诊。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从小胆小,说话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看人,缺乏自信,但语言及逻辑思维正常。

  • A.启发求助者寻求帮助
  • B.因求助者拒绝帮助而停止咨询
  • C.协助求助者改善人际关系
  • D.因求助者拒绝帮助而强制咨询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症状诊断【试题解析】症状表现可以分为心理和躯体上的症状。从给出的备选选项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心理症状。心理学方面的症状一般从认知、思维、情绪情感、意志行为、动机兴趣等方面。本案例中描述的求助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行为上,“儿子在外不爱说话,与人交往有困难”表现出求助者社交困难,“说话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看人”,“不想上学,已一个多月没上学了”表现出回避行为。本案例中求助者语言及逻辑思维正常,所以没有出现关系妄想,同时也没有出现强迫观念的表现。
【考察重点】对心理问题产生心理学因素中的人格因素的把握【试题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中的人格因素。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求助者多疑敏感、正直豁达、外向耿直的性格特点在案例中反应的都不是很明显,而内向自卑在求助者母亲的叙述中可以表现出来,所以选择B。
【考察重点】心理问题的病因诊断【试题解析】根据识别病因的相关内容,对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探索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1.生物学:年龄、性别、躯体疾病情况、精神障碍遗传情况;2.心理学:认知因素、人格因素;3.社会学: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状况、社会文化因素、社会角色等。本题题干要求寻找重点病因,所谓重点病因就是引起求助者心理痛苦的主要因素和对于解决其心理问题有帮助的因素,可结合具体选项来分析。从题中选项我们可以看出,A选项的同学欺负属于社会学因素里的生活环境,B选项的缺乏自信属于心理学因素里的人格因素,而C选项中的情绪低落是产生心理原因的情绪反应,是结果,所以排除。D选项用词不当,故排除。
【考察重点】初步诊断的症状学诊断结果【试题解析】该求助者的情绪泛化,主要表现在害怕与人交往、总怕会挨打。害怕的情绪泛化到其他刺激。还有就是社会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困难、学习成绩下降、已经一个月没有上学了。所以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故答案选择C。
【考察重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试题解析】该求助者属于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害怕与人交往,总怕会挨打,已经出现泛化。还有就是社会功能受损,主要表现在与人交往困难,学习成绩下降,已经一个月没有上学了二
【考察重点】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鉴别【试题解析】该求助者语言及逻辑思维正常,所以自制力完整。虽然该求助者是被动前来咨询,但是经过和咨询师交流,开始敞开心扉,所以求助行为表现为主动性。故本题答案为AB。
【考察重点】咨询师在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试题解析】在初诊接待中,求助者可能会因为出现阻抗而拒绝帮助,我们可以尝试是否能够解除求助者的阻抗来帮助求助者敞开心扉,正如本案例的求助者,所以排除D。但是,咨询是完全自愿的助人,咨询成功与否也在于求助者是否愿意自己去改变,所以在咨询中如果求助者确实不愿意接受咨询,不愿意作出改变,咨询师也不能强制进行咨询,所以排除B。在初诊接待时,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查找求助者问题的原因,并不一定所有的求助者都是人际关系问题,所以排除C。
【考察重点】建立咨询关系的技巧——积极关注【试题解析】所谓积极关注就是咨询师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从而是求助者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该题的ABC都是求助者的积极面,D选项没有关注到求助者性格的积极方面。故答案为ABC。
【考察重点】商定咨询方案【试题解析】商定咨询方案中,每次的咨询时间应该在60分钟左右,对某一具体求助者的咨询时间的安排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创伤治疗可能90分钟,而家庭治疗可能90~120分钟。
【考察重点】咨询中出现的阻抗【试题解析】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该求助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对咨询产生阻抗,后来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敞开心扉,可以看出虽然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阻抗,但是这种阻抗并不是很强烈,是处于对心理咨询的不了解,并没有达到抵抗、拒绝的程度,也不是不相信心理咨询理论。所以答案选择A。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公道的表现形式,公道可以分为(  )。

  • A.公道的行为
  • B.公道的制度
  • C.公道的机会
  • D.公道的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精神分析学派的咨询目标是使求助者()。

  • A.体验自由感
  • B.潜意识意识化
  • C.建立好习惯
  • D.消除自我失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单选

  • A.容易回忆往事
  • B.孤独感降低
  • C.安全感增加
  • D.趋于激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

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很多次我都不想活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的原因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惰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

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单选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适应压力的过程中,人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以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说明其处在“一般适应症候群”的( )。单选

  • A.警觉阶段
  • B.搏斗阶段
  • C.衰竭阶段
  • D.结束阶段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