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水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或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从事水果零售的连锁企业,总部位于北京。公司与多家水果基地密切合作,利用其自有的水果加工配送中心,将水果配送至门店,再通过线下及线上两种模式出售给消费者。
阳光旗下经营“阳光精选”和“阳光惠选”两个品牌系列。其中“阳光精选”除销售精品水果外,还提供诸如制作商务宴会果盘、3千米内1小时送达等特色商品和服务;“阳光惠选”主打“好吃不贵”,通过规模化采购控制成本,面向市场平价销售,但保证水果新鲜。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果产业,国家一直以来给予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作为产业调整指导思想,旨在促进大型水果企业发展,推动水果产业集中度提升。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水果线上零售的发展,并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自2012年开始至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交易方式”“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支持电商、物流等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
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驱动,消费观念正在向品质化、品牌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人们对于水果的消费需求不再满足于买得到、吃得着,而是对水果的新鲜程度、外观、口感、内在品质等都提出更多的要求。
从目前看,由于我国水果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水果质量和标准都不统一,消费者对品牌还不敏感。但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重视和消费水平的升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在购买生鲜食品时愈加重视产品质量。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到超市、菜市场购买水果,逐步转变为在精品水果店或网上购买水果。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生鲜产品的流通效率,使得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不再受限于区域、季节、距离、时间等因素,促进了对保鲜要求较高的水果消费,如草莓、蓝莓、樱桃等浆果。同时互联网工具的加入,催生了生鲜电商的兴起,改变了水果的销售业态:由过去的路边摊、个人店、农贸市场,到超市,再到连锁专卖店、生鲜电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我国水果种植的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在产品标准化程度、生产率方面仍需改进。此外,我国水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率较高,预处理、冷藏及物流技术也需要加强。
要求:
(1)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阳光水果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根据波特基本竞争战略理论,分析“阳光精选”和“阳光惠选”两个品牌系列的经营分别属于哪种基本竞争战略,简要说明理由,并指出该基本竞争战略的风险,以及两种基本竞争战略分别属于“战略钟”分析体系中的哪种途径。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①政治和法律因素:
a.国家一直以来对水果产业给予政策支持(有利因素)。
b.国家“十二五”规划旨在促进大型水果企业发展,推动水果产业集中度提升(有利因素)。
c.国家高度重视水果线上零售的发展,并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有利因素)。
②经济因素:
a.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有利因素)。
b.我国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有利因素)。
③社会和文化因素:
a.消费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消费向品质化、品牌化、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有利因素)。
b.对水果的新鲜程度、外观、口感、内在品质等都提出更多的要求(有利因素)。
c.消费者对品牌还不敏感(不利因素)。
d.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高,愈加重视产品质量(有利因素)。
e.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发生转变(有利因素)。
④技术因素:
a.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生鲜产品的流通效率(有利因素)。
b.互联网工具的加入,催生了生鲜电商的兴起,改变了水果的销售业态,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有利因素)。
c.我国水果种植的自动化程度依然较低,在产品标准化程度、生产率方面仍需改进(不利因素)。
d.我国水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率较高,预处理、冷藏及物流技术也需要加强(不利因素)。
(2)“阳光精选”品牌系列:
①属于差异化战略。
理由:“阳光精选”品牌系列除销售精品水果外,还提供特色商品和服务(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独具特色),属于差异化战略。
②风险:
a.企业形成产品差别化的成本过高。
b.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c.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进攻使已建立的差异缩小甚至转向。
③属于“战略钟”分析体系中的高值战略(途径4)。
“阳光惠选”品牌系列:
①属于成本领先战略。
理由:“阳光惠选”品牌系列通过规模化采购控制成本,面向市场平价销售(企业通过加强成本控制,通过低成本运营吸引顾客),属于成本领先战略。
②风险:
a.技术的变化可能使过去用于降低成本的投资与积累的经验一笔勾销。
b.产业的新加入者或追随者通过模仿或者以更高技术水平设施的投资能力,达到同样的甚至更低的产品成本。
c.市场需求从注重价格转向注重产品的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原有的优势变为劣势。
③属于“战略钟”分析体系中的低价战略(途径2)。
本题考查:宏观环境分析、基本竞争战略、基本战略的综合分析——“战略钟”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商,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2019年相关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假设甲公司成本性态不变,现有债务利息水平不变。
资料二:甲公司计划2020年推出一款新型产品,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可以使用原有的旧设备,也可以购置新设备。新旧设备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假设甲公司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0%。
资料三:若购置新设备,为了满足购置新设备的资金需求,甲公司设计了两个筹资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向银行借款筹集资金3000万元,年利率为8%,同时发行优先股3000万元,股息率9%;第二个方案是发行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发行价6元,甲公司2020年年初普通股股数为3000万股。
资料四:若生产该新产品需要利用一种零件,每年生产新产品需要零件20000件,外购成本每件120元,企业已有的生产车间有能力制造这种零件,自制零件的单位相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如果公司现在具备足够的剩余生产能力,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用于加工其他产品,每年可以节省外购成本40000元。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甲公司的下列指标:①营运资本;②产权比率;③边际贡献率;④保本销售额。
(2)根据资料一,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
(3)根据资料二,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并替公司进行决策。
(4)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计算两个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5)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三,若公司选择方案一筹资,计算当息税前利润达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的财务杠杆系数。
(6)根据资料四,判断公司应选择外购零部件还是自制零部件。
- 查看答案
A公司采用配股的方式进行融资。2020年3月25日为配股的股权登记日,以公司2019年12月31日总股数1000000股为基数,拟每10股配1股。3月25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8元/股,配股价格为6.8元/股。
假定在分析中不考虑新募集资金投资产生净现值引起的企业价值变化。
要求:
(1)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的情况下,计算配股的除权参考价(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2)所有股东均参与配股的情况下,计算每股股票配股权的价值(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3)假设某股东拥有10000股A公司股票,若其他股东均参与配股,计算是否参与配股对该股东财富的影响(计算的股票价值保留整数)。
- 查看答案
甲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生产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产出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继续加工,每2件半成品加工成1件产成品,产品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月末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采用约当产量法(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分配生产成本。
原材料在第一步骤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各个步骤加工成本费用陆续发生,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本步骤的50%。
2020年7月的成本核算资料如下:
(1)月初在产品成本。(单位:元)
要求:
(1)编制第一、二步骤成本计算单(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产成品成本汇总计算表(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计算过程)。
(3)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优缺点。
- 查看答案
D股票当前市价为25.00元/股,市场上有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期权交易,有关资料如下:
(1)以D股票为标的资产的到期时间为半年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执行价格均为25.30元;
(2)根据D股票历史数据测算的连续复利报酬率的标准差为0.4;
(3)无风险年报价利率4%;
(4)1元的连续复利终值如下:
要求:
(1)若年收益的标准差不变,利用两期二叉树模型计算股价上行乘数与下行乘数,并确定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涨期权的价格,直接将结果填入表格内。
(2)利用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定理确定看跌期权价格。
(3)投资者希望将净损益限定在有限区间内,应选择哪种投资组合?该投资组合应该如何构建?假设6个月后该股票价格上涨10%,该投资组合的净损益是多少?假设6个月后该股票价格下跌10%,该投资组合的净损益是多少?
(4)若投资者预期未来股价会有较大变化,但难以判断是上涨还是下跌,判断应采取哪种期权投资策略;计算确保该组合策略不亏损的股票价格变动范围;如果6个月后,标的股票价格实际上涨30%,计算该组合的净损益。(注:计算股票价格区间和组合净损益时,均不考虑期权价格的货币时间价值)
- 查看答案
甲酒店想加盟另一个叫阳光酒店的项目,期限8年,相关事项如下:
(1)初始加盟保证金10万元,初始加盟保证金一次收取,合同结束时归还本金(无利息);
(2)初始加盟费按照酒店房间数120间计算,每个房间3000元,初始加盟费一次收取;
(3)每年特许经营费按酒店收入的6.5%上缴,加盟后每年年末支付;
(4)甲酒店租用的房屋4200平方米,租金每平方米一天1元,全年按365天计算(下同),每年年末支付;
(5)甲酒店需要在项目初始投入600万元的装修费用,按税法规定可按8年平均摊销;
(6)甲酒店每间客房定价每天175元,全年平均入住率85%,每间客房的客房用品、洗涤费用、能源费用等支出为每天2 9元,另外酒店还需要支付每年30万元的付现固定成本,每年年末支付;
(7)酒店的人工成本每年105万元,每年年末支付;
(8)酒店的税金及附加为营业收入的5.5%。
要求:
(1)计算加盟酒店的年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
(2)计算酒店的盈亏平衡点入住率、安全边际率和年息税前利润。
(3)若每间客房定价下调10%,其他影响因素不变,计算息税前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
(4)若决定每间客房定价下调10%,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求解此时酒店的盈亏平衡点入住率,以及为了维持目前息税前利润水平,酒店的平均入住率应提高到多少?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