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高处坠落造成腰椎骨折致截瘫1年。因长期卧床发生骶尾部及大腿压疮。查体:精神较差,消瘦,贫血貌。骶尾部溃疡创面呈椭圆形,面积9cm×6cm大小,溃烂状,基底为肉芽创面,渗出物较多,骶骨部分骨质外露,创周皮肤发暗变硬。左大腿股骨大转子处有一3cm×3cm溃疡创面,肉芽组织水肿老化,渗出物不多。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截瘫后长期卧床,营养不良,除常规检查外,还需做创面渗出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CT检查和血管造影检查对于评价患者全身情况和局部病情,以及治疗决策无甚价值。
患者全身及创面条件较差,宜先改善全身和局部情况后,再考虑手术。
压疮创面不仅要清除坏死组织,周缘的间生组织因活力较差,影响创面愈合,也应手术切除。压疮创面游离植皮不能存活,直接拉拢缝合张力较大,也不能愈合,需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皮瓣旋转时形成的皱褶应二期再手术展平,以保证此次手术皮瓣的血供。
臀大肌肌皮瓣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臀上动脉浅支,在梨状肌上缘和臀中肌后缘之间浅出,在臀大肌深面分支入肌,供养中上部臀大肌、髂嵴后部及邻近的皮肤,并有分支与臀下动脉吻合,并受臀下神经支配。臀上动脉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的连线,臀上动脉出梨状.肌上孔处在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端连线的中上1/3,肌皮瓣供区小于8cm可直接拉拢缝合。
术后最重要的是观察皮瓣血运,加强引流,应用抗生素与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该现象为皮瓣下血肿及回流受阻局部淤血,需清除血肿并改善回流,必要时将皮瓣放回原位待二期手术。局部理疗和高压氧可改善微循环,促进皮瓣血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男,41岁,右季肋部砸伤1小时,面色苍白、烦躁、四肢湿冷、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血压90/60mmHg
-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 B.心源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神经源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
- 查看答案
女,70岁,绞窄性肠梗阻4小时,发热寒战,体温39.8℃,血压85/50mmHg
-
- A.低血容量性休克
- B.心源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神经源性休克
- E.过敏性休克
- 查看答案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最先印象疾病是
-
- A.肺结核
- B.右下肺炎
- C.肺化脓症
- D.恶性肿瘤
- E.肺隔离症
- 查看答案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接诊后首选哪类药
-
- A.氟美松
- B.对乙酰氨基酚
- C.头孢唑啉
- D.青霉素+甲硝唑
- E.丁胺卡那霉素
- 查看答案
女,29岁,咳嗽、黄痰,黏稠伴高热(体温39℃),周身不适2天,曾肌注氟美松及抗感冒剂,热退,第4天右胸吸气性疼痛,体温升至39.5℃,顿咳,痰有异味,X线胸片:右下肺高密度片状影不应首先做哪项检查
-
- A.胸部CT
- B.血常规
- C.痰涂片(革兰染色)
- D.纤维支气管镜
- E.痰细菌培养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