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某承包商中标一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包括一条全长 4576m 的隧道,属特长公路隧道,根据地质详勘报告,隧址区域地下水分布广泛,地表、地下水力联系十分复杂,岩溶、高压富水的发育受岩性与构造控制,岩溶构造及富水主要发育在观音峡背斜两翼的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地层中,同时,本隧道所穿越的地表水库、泉眼、鱼塘密布,地下水资源丰富,岩溶分布规模不均,隧道施工遇高压涌水、突泥风险性较高;且进、出口须家河地层地段含煤而引起的瓦斯聚集,因此,施工期间,应针对上述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全隧道开展综合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加强施工监测,施工监测典型的位移一时间曲线见下图。

项目部还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进入隧道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教育,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

(1)为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采取确定装药量 ,并通过掏槽眼和辅助眼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等措施。周边眼装药结构见下图。

(2)隧道内供风、供水、供气管线与供电线路应分别架设,照明和动力线路应分层架设,每台用电设备必须独立设置开关箱,开关箱与分配电箱的距离不得大于 30m。

(3)根据地勘报告揭示,本隧道地下水处理实施“排堵结合,定量堵水,限量排放,综合治理”的治水原则。当洞内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大,实施以保护水环境为目的注浆堵水措施,当可能产生涌水突泥施工灾害时,实施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的的注浆加固措施,衬砌背后采用压注水泥砂浆防水,压浆顺序:应从上而下,从无水、少水的地段向有水或多水处,从下坡方向往上坡方向,从洞身中间向两端洞口压浆。

2018 年 4 月 6 日上午,隧道开挖时,出现溶洞涌水事故,当场导致死亡 2 人,重伤 12 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 2018 年 4 月 9 日,确认累计死亡达 3 人。

【问题】

1.背景中施工单位采取的压浆顺序是否正确?并改正。

2.背景资料中位移一时间曲线代表围岩处于何种状态、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措施?

3.背景资料中 E、W 代表的参数名称,并写出为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还有哪些措施?

4.背景中发生的涌水事故属于什么等级?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不正确。

“从上而下”错误,应改为:从下而上;“从洞身中间向两端洞口压浆”错误,应改为:从两端洞口向洞身中间压浆。

2.(a)图位移一时间曲线趋于平缓,表明围岩和支护呈稳定状态,应正常施工;

(b)图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

3.(1)E:周边眼的间距。

W:光面爆破层的厚度/最小抵抗线

(2)为获得良好光面爆破效果还可采取措施:

①适当加密周边眼。

②合理确定爆破层厚度。

③采用小直径药卷不耦合装药结构。

④保证光面爆破眼同时起爆。

4.属于较大事故,理由:造成 3 人死亡,符合较大事故的条件: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为较大事故。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多选题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 A.机动车辆商业保险
  • B.建筑工程一切险
  • C.建筑职工工伤保险
  • D.安装工程一切险
  • E.建筑意外伤害险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投保人进行保险索赔必须提供必要有效的证明
  • B.投保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 C.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全部损失,应当按照全损进行保险索赔
  • D.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部分损坏,但已无法修理,只能按照部分损坏进行索赔
  • E.如果工程项目同时由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则应当平均分配索赔比例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 A.监理工程师
  • B.路人
  • C.钢筋工
  • D.待入住人
  • E.登高架设工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 A.保险单
  • B.出险报告
  • C.损失清单
  • D.施救措施
  • E.出险原因
查看答案
多选题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 A.投保人
  • B.保证人
  • C.保险人
  • D.被保险人
  • E.受益人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