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路桥施工企业中标承包某二级公路的 H 合同段改扩建工程(K3+000~K24+000),项目区软土路基分布不均匀。原有的二级公路 K3+000~K12+000、K18+000~K24+000 路段为沥青混凝土路面,K12+000~K18+000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沿线城镇化比较严重,过境交通与城市内交通混行,交通量增加引起通行问题,需将其改扩建成一级公路。老路加铺部分路面结构采用上面层: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 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1cm);调平基层:16~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根据施工组织和技术要求,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提出以下措施:
措施一:施工前对老路路面现况进行详细复核,K12+000~K18+000 段主要病害简述: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断板等。施工单位对出现断板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 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措施二:严格配置机械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生产能力为 500t/h,摊铺宽度 6m,压实后沥青混凝土密度为 2.35t/m3,运输车辆载重量为 15t,混合料运到摊铺现场时间为 13min,返回拌合场时间为 9min,在现场卸料及其他等待时间为 3min,车辆储备系数取 1.1。
措施三:旧沥青路面段采用现场热再生法重铺,其主要工艺包括:摊铺整形、加热、旧料再
生、罩新面工艺。
措施四: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施工,满足安全、实用和美观等要求,对自建房屋提出下列要
求:
①最低标准为活动板房,建设宜选用阻燃材料,搭建不宜超过两层;
②每组不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6m;
③栋与栋距离不小于 4m,房间净高不低于 2.5m;
④驻地办公区、生活区采用集中供暖设施,严禁电力取暖。
【问题】
1.AC-13C 按照组成结构、矿料级配分类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背景资料措施一中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3.写出背景资料中旧沥青路面段现场热再生法重铺的施工流程?
4.逐条判断自建房屋要求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
5.计算背景资料中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按组成结构分类属于密实—悬浮结构。
按矿料级配分类属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1)基层标高控制不严,导致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与强度不足;
(2)切缝深度过浅;
(3)混凝土路面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陷;
(4)交通流量增大。
3.加热→旧料再生→摊铺整形→罩新面工艺。
4.①正确;
②错误;
改正:每组不超过 10 栋,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不小于 8m;
③错误;
改正:栋与栋距离不小于 4m,房间净高不低于 2.6m;
④正确。
5.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T=60×15/500=1.8min
所需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n=1.1×(13+9+3)/1.8=15.28
故所需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数为 16 辆。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按照《建筑法》的规定,可以自愿投保的险种有()。
-
- A.机动车辆商业保险
- B.建筑工程一切险
- C.建筑职工工伤保险
- D.安装工程一切险
- E.建筑意外伤害险
-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保险索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投保人进行保险索赔必须提供必要有效的证明
- B.投保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 C.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全部损失,应当按照全损进行保险索赔
- D.保险单上载明的保险财产部分损坏,但已无法修理,只能按照部分损坏进行索赔
- E.如果工程项目同时由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则应当平均分配索赔比例
- 查看答案
某住宅工程,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被保险人具体包括()。
-
- A.监理工程师
- B.路人
- C.钢筋工
- D.待入住人
- E.登高架设工
- 查看答案
保险事故发生后,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资料有()。
-
- A.保险单
- B.出险报告
- C.损失清单
- D.施救措施
- E.出险原因
- 查看答案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包括()。
-
- A.投保人
- B.保证人
- C.保险人
- D.被保险人
- E.受益人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