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 A.氯苯那敏
- B.氟马西尼
- C.异丙嗪
- D.开瑞坦
- E.氯丙嗪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根据肝性脑病的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体征和脑电图改变,可将肝性脑病的临床过程分为四期。临床表现大致如下: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焦虑、欣快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应答尚准确,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计算力下降,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躁狂,患者有明显的病理征,扑翼样震颤存在,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加重,大部分时间患者呈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四期(昏迷期):昏迷,不能唤醒,由于患者不合作,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浅昏迷时,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以上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最近已被更名为轻微肝性脑病。本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性脑病四期。
3.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有: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感染、放腹水、低钾导致的代谢性碱中毒、高蛋白饮食、安眠镇静药、麻醉药、便秘、尿毒症和外科手术等。
4.肝性脑病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调节神经递质、人工肝、肝移植等,其中减少肠道内氮源性毒素的生成和吸收包括限制蛋白质饮食、清洁肠道(生理盐水或弱酸液清洁灌肠)、口服乳果糖或乳梨醇、口服抗生素(如新霉素、甲硝唑、利福昔明等)、口服益生菌制剂。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包括L-鸟氨酸-L-门冬氨酸(OA)、鸟氨酸-旷酮戊二酸、谷氨酸钠或谷氨酸钾、精氨酸等。对于昏迷的患者可静点高渗葡萄糖、20%甘露醇、25%山梨醇防治脑水肿。该患者血气分析提示碱中毒,同时伴低钾血症,故应纠正低钾血症和碱中毒。
5.除B选项外,均为镇静药,而B项,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选择性拮抗药,可作用于脑苯二氮革受体,逆转苯二氮革类的中枢镇静作用,阻滞苯二氮革受体而并不产生苯二氮药物的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卵巢肿瘤中属于生殖器细胞肿瘤的是
-
- A.浆液性肿瘤
- B.转移性肿瘤
- C.颗粒细胞瘤
- D.无性细胞瘤
- E.库肯勃肿瘤
- 查看答案
卵巢肿瘤中属于性索间质肿瘤的是
-
- A.浆液性肿瘤
- B.转移性肿瘤
- C.颗粒细胞瘤
- D.无性细胞瘤
- E.库肯勃肿瘤
- 查看答案
卵巢肿瘤中属于上皮性肿瘤的是
-
- A.浆液性肿瘤
- B.转移性肿瘤
- C.颗粒细胞瘤
- D.无性细胞瘤
- E.库肯勃肿瘤
- 查看答案
女性,40岁,查体时发现右侧卵巢囊实性肿块7cm,建议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而拖延了治疗。晨练后出现右下腹部剧痛,常伴恶心,呕吐,忍受后自然缓解,无发热。妇科检查,右下腹部肿块10cm、压痛明显。
下一步的处理是
-
- A.准备手术前检查
- B.B超检查
- C.抗感染治疗
- D.MRI检查
- E.CT检查
- 查看答案
女性,40岁,查体时发现右侧卵巢囊实性肿块7cm,建议手术治疗,因恐惧手术而拖延了治疗。晨练后出现右下腹部剧痛,常伴恶心,呕吐,忍受后自然缓解,无发热。妇科检查,右下腹部肿块10cm、压痛明显。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
- A.急性阑尾炎
- B.卵巢肿瘤蒂扭转
- C.卵巢肿瘤伴感染
- D.卵巢肿瘤破裂
- E.良性肿瘤恶变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