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案例:

某老旧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少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针对该社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

问题: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部分人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认为自娱自乐就好;有的居民骨干之前组织过,但看不到成效,现在失望了;一部分人想为居民们做点事,但不知道怎么做;此外,这些人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能力欠缺。针对以上状况,设计的服务方案如下:

1.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认知和思维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掌握社区生活和共同问题的知识和资料。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理解资料的相互关系,批判地分析问题。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引申和推理。

④使社区居民骨干能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创新的建议。

(2)主要实施策略:

①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知识和技能,逐步成为个人常识和习惯。

②通过思考能力的训练,将个人的感觉经验提升进入概念层面的抽象思维中。

③还可以通过鼓励社区居民骨干不断发现,使其学会总结经验和不断产生新体会。为

了增强社区居民骨干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对学习的抗拒,社区社会工作者可经常利用个案

阐释政策,或将资料简化成为容易记忆的或顺口流畅的口号和歌曲,来有效地帮助社区居

民骨干掌握知识和资料。

2.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从感受、兴趣、态度取向和价值观四个方面下工夫,改变社区居民骨干对参与、社会正义、居民权益的感观和价值取向。

②通过行动反思的方法澄清价值观,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引起社区居民骨干的共鸣,并巩固其“服务社区”的精神。

(2)主要实施策略:

①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要不断给社区居民骨干灌输公民意识和价值,这些价值包括为他人着想、以公众利益为归依、不损人利己、勇于承担责任等。培育价值观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领悟法、辩证法、理性分析法、观念扩展法、模拟游戏法。社区工作者必须灵活运用组织过程,引起讨论,来巩固正面的价值观。

②建立“典型”和“模范”,这是塑造理想品德、行为和优秀社区居民骨干的有效方式。树立典范,宣传良好公民的行为,以提高社区居民骨干的素质。事实表明,正面的典范比负面的典型在教育上更为直接,应尽量多多采用。

3.

从提升社区居民骨干的行为和技巧的角度。

(1)具体目标:

①使社区居民骨干把握与基层居民沟通的技巧,善于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

②使社区居民骨干能理解文件和有关资料,懂得行政和会议技巧。

③使社区居民骨干拥有基层动员的能力,具备谈判、游说、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等。

(2)主要实施策略:

①肯定模仿学习的重要性。社区工作者应以身作则,积极示范待人处事的行为、态度和技巧,让社区居民骨干观察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居民骨干的表现,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知识、技巧并掌握工作程序。

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个别训练和督导的方式,即根据社区居民骨干个体的水平和兴趣设计训练内容。

③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采用示范、心理预习、自我引导、复习等方法,帮助社区居民骨干学习公开演讲、协商、游说等复杂技巧。

【提示】本题考点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提高居民能力建设的内容。参考教材上的基本框架,结合案例进行策略设计与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小辉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爸爸突发急病去世,妈妈因此受刺激得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妈妈病情发作时,不仅没有能力照顾小辉,而且会无故殴打他。最近,妈妈病情加重,试图自杀,被邻居及时发现并制止。

村儿童主任将小辉的情况紧急报告给镇政府。镇政府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入村支援。社会工作者评估发现,小辉今年刚满10岁,身体严重消瘦,已经半个多月没去上学了:小辉的妈妈需要立即入院治疗;小辉家在当地没有亲戚,当前亟需处理小样的临时安置问题。

上级民政部门接到镇政府的报告后,决定依法对小辉实施临时监护,委托村委会采取家庭寄养的方式进行临时安置。村儿童主任和社会工作者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征得小辉及其妈妈的知情同意,面向全村招募临时寄养家庭,并对报名的家庭进行筛选,最终评审出一个合格家庭。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小辉面临的主要问题。

2、按照家庭寄养服务流程,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后续需要开展哪些工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某镇社会工作站派遣社会工作者进驻移民搬迁新建社区开展专业服务,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社会工作者通过家访发现:王老汉一家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山区搬迁入住新建社区,老伴几年前过世:儿子、儿媳在外省打工,会定期寄钱回家,但人很少回来;

孙儿由王老汉独自照顾。王老汉对社区不熟悉,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该找谁来帮忙,为此他感到十分苦闷。由于搬迁的缘故,与王老汉关系密切的原住地乡亲中只剩下十几个人还保持着联系,经常来往的只有两三个人。这些乡亲表示,如果王老汉有需要的话,他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社会工作者还了解到,新建社区中的移民家庭大多有相互联系的意愿,而且不少热心居民愿意提供志愿服务。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决定采取社会支持网络的应用策略,从个人层面强化王老汉的网络效益。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社会工作者从哪些方面评估了王老汉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

2、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步骤强化王老汉的社会支持网络效益?

查看答案
问答题

D社区没有物业服务单位,长期存在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为此,社区居委会委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推动居民成立“物业自我管理委员会”。

社会工作者开展了社区分析:经过深入社区观察发现,D社区地处市中心,住房和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居住的主要是低收入家庭、空巢老人和流动人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借助查阅资料进一步分析了社区的历史、人口结构和社区资源等基本情况:

通过访问居民了解到,D社区还存在居民的社区 参与热情和水平不高,缺少骨干,没有成熟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协商活动一直组织不起来等社区内共同性问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开展哪些社区分析工作?

2.从扩大社区参与的角度,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服务?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某校为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好地开展学校保护工作,成立了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组。社会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有欺凌行为的学生中,不少人缺乏基本的情绪管理能力:有的不能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有的不善表达自己的情绪:有的用暴力方式释放负面情绪;有的虽知道欺凌行为不好,但无法自我控制。

在学校的支持下,社会工作者计划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帮助这些学生科学管理情绪。小组总体目标为:通过提升学生情绪觉察、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等能力,预防和消除欺凌行为。小组共分五节。

要求:

结全案例,完成本情绪管理小组计划的设计,只需列出每节活动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社会工作者在某社区开展需求调研时发现:该社区的低收入家庭中有劳动意愿和能力的妇女共30名。她们大多从农村嫁到城里,婚后长期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身边几乎没有能谈心的朋友。由于没有工作收入,她们的家庭地位较低,一旦发生家庭矛盾,只能忍气吞声。因此,她们希望学一些在家能做的手工编织技能,实现劳动创收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提升自身价值和家庭地位。

结合需求调研,社会工作者组织这些妇女成立了手工编织互助组。在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时,她们认为应该由社会工作者制定培训内容和学习计划,因此几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不自信,她们在培训活动的讨论环节也很少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该社区低收入家庭中的妇女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需求?

2.运用参与式学习方法,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技能培训时,应采取哪些策略促进这些妇女的改变。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