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患有重大疾病或病情危重的孩子。由于孩子病情严重、紧急、变化快,所以家长无法陪同。医生每天与家长做一次简要的沟通,医生每次讲解病情的时间只有半小时左右,所做的说明相当简短。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口天夫等候着神情焦虑的家长,还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和医护人员发生争执,家长情绪激动,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家长互相之间交流着不满的情绪。重症监护室是医疗纠纷最多的场所之一。
【问题】
请你针对上述情况。设计一个小组服务方案。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上述案例中,患病孩子的病情特殊,家长无法陪护。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的病情,但医生每次讲解病情的时间有限,所作的说明相当简短。对于家长因不放心孩子或不理解医生所讲内容,而引起的情绪压力,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进而导致了家长对医生或医院的不满与不信任。家长之间属于同质群体,应该有很多共同话题,但监护室外的家长,或许是因为心情沉重或个性原因,正向的经验交流互助并不多,从而因为负面情绪扩大产生反作用。
①基于上述分析,这些家长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a.缺乏医学知识,不了解重症监护室的运作;
b.长期亲子分离,对孩子的病情一知半解,焦急、担忧的情绪需要宣泄;
c.医患沟通不良,导致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不满和不信任;
d.孩子疾病的变化、家庭经济压力使家长情绪失控。
②根据家长面临的问题,其可能存在的需求有:
a.获得相关医学知识的需求;
b.了解重症监护室信息的需求;
c.改善与医护人员关系的需求;
d.缓解心理压力,及时处理负面情绪的需求;
e.缓解经济压力的需求;
f.分享经历,获得关注与支持的需求。
(2)方案设计
针对本案例中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计划在医院内开展一个“重症患儿家长小组服务计划,的小组活动,使重症患儿家长结成互助小组,共同努力,应对困难。具体方案如下:
①小组名称
“重症患儿家长小组服务计划”。
②小组工作目的和具体实践目标
总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关注家长的需求,帮助其了解孩子的病情,缓解其情绪压力,改善医患关系。
具体目标:
a.帮助组员了解相关医疗知识;
b.帮助组员认识、疏导情绪压力和非理性信念,增进病人家属和医生的沟通;
c.配合院方打造监护室内外的良好环境。
③小组性质及特征
本小组属于治疗性、互惠性、教育性小组。
④拟定小组成员人数
本小组拟定成员人数为8~10人。
⑤小组成员招募方法
通过向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门前的家长发放宣传品、与他们面谈等形式进行接触,发现有加入小组需求的服务对象。
⑥小组执行计划(见表14—3)。
表14—3
(3)方案执行
涉及整合医院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服务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
①小组过程评估,由小组成员填写评估表,在小组服务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估;
②小组成员满意度评估,由小组成员对小组进行效果评估;
③社会工作者的小组报告、督导指导意见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18年)老张突发心梗,手术后转入医院监护病房。由于在监护病房目睹同室病友病情恶化抢救,监护病房又不允许家人全程陪伴,老张感觉到恐惧与孤单。病房护士请社会工作者前来协助,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提供的服务是( )。
-
- A.协助家属照顾老张
- B.协助老张认识心梗疾病
- C.协助老张与医生沟通
- D.协助老张适应病房环境
-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不属于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的是()。
-
- A.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
- B.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运用有关的社会资源
- C.提供相关的医疗及福利的电话咨询
- D.提供促进身体康复的器械
- 查看答案
(2015年)小李是儿童福利院负责家庭寄养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对寄养家庭进行跟踪回访时,从村委会和邻居那里了解到,有一户寄养家庭的家长经常用讽刺、挖苦和侮辱性语言对寄养的残疾儿童进行管教。
此时,小李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A.向派出所报案
- B.终止该家庭寄养
- C.为家长提供培训
- D.要求村委会严格监管
- 查看答案
(2020年真题)某老旧社区人口结构较为复杂,环境卫生状况令居民不满。为了改善该社区的环境状况,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起组织社区居民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促成“三社联动”,组织社区居民讨论通过了《社区环境卫生改善实施方案》,并就具体事项做了分工,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与任务。上述社会工作者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层次和形式是( )。
-
- A.协商
- B.告知
- C.咨询
- D.共同行动
- 查看答案
(2018年)小张在孩子三岁时,因丈夫有外遇而与其离婚,她获得了孩子的监护权,出于怨恨,小张不让前夫见孩子,也拒绝了前夫支付给孩子的抚养费,以及孩子奶奶帮忙照看孩子的请求,但小张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心力交瘁,向社会工作者小王寻求帮助。根据性别视角的工作原则,小王应该做的是( )。
-
- A.让小张认识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 B.动员小张接受孩子奶奶帮忙照顾孩子的建议
- C.与小张分析现状.让其明白自己弱势的状况和原因
- D.告诉小张.前夫有见孩子的权利和支付抚养费的义务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