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小王大学本科毕业后到上海的一个社会工作机构工作,他所在的机构有一个特色的服务项目 “浦东来沪少数民族儿童服务项目”。小王了解到来沪少数民族父母的子女入学存在很多种需求,这些孩子面临居所变更、生活环境改变、教育环境改变及城市适应等问题。他们的学校教育时常被中断,有时也会被卷入到非法营利活动中,很多来沪的少数民族儿童的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对这些儿童缺乏基本的生活照顾和学业辅导,并且由于生活环境较差,人员结构比较复杂,这些儿童时常会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最近小王接到了一个案例,服务对象小江来自云南一个偏僻的农村,其父母在上海一家工厂打工。小江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母把他接到了上海,并将他安排在该城市的一所学校读书。但是仅上了两天课,小江就不愿意再去学校了,躲在家里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在父母的盘问下,小江说他完全听不懂上课讲的内容,学习过程中感觉很吃力,尤其害怕上英语课,因为自己在家乡的时候根本没上过英语课,而且有一次老师上课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不仅不会回答,还因为自己的口音被班上的小伙伴们笑话,他觉得自己很丢脸,再也不想去学校了。小江的父母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希望小王能为小江提供服务。
问题:
1.上述案例中,小江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江的哪两个重要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针对小江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将子女一同接到城市来读书,但由于学习环境的突然改变,导致这些流动儿童面临许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关注他们的教育适应问题,流动儿童很可能将继续生活在城市的底层,沿袭父辈的打工生涯,或可能成为城市的游民。 上述案例中小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不适应大城市学校的教材和课程,尤其是英语,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很吃力。
(2)因为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和自己的乡音被同学们取笑,从而感到自卑,不愿意再去上学。
(3)乡村生活转变到大城市生活的适应困难。
2.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江主要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重要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小江从乡村学校来到大上海的城市学校,在上海同学的眼里,小江是另类,被集体排斥,归属不到班集体,得不到同学的友爱;因为教材及教育制度造成的城乡差别,小江学习跟不上,还有口音、着装、言谈举止等都不为同伴所接受,得不到大家的认可、重视和尊重。
3.针对小江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小王应采取以下介入策略:
(1)直接介入:
①为小江提供课业辅导。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联系社区里的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为小江提供课程辅导,尤其是英语课的辅导,增强小江的学习信心,使小江逐步适应新学校的学习进度和教材内容。
②为小江提供情绪疏导和支持。小江来到陌生的大城市、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很多课程听不懂,自尊心受挫,又没有朋友和伙伴的支持和鼓励,心理上肯定大受打击。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通过与小江面谈,帮助小江疏导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适当地给予其鼓励和支持,帮助其建立初步的自信。
③协助小江学习人际沟通技巧。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小江面谈的过程中,可以让小江多说普通话,训练他的正确发音,鼓励他多张嘴说话,同时教授他一些人际沟通技巧。做好准备工作后,鼓励小江在学校尝试着主动和同学接触。
(2)间接介入:
①走访小江的学校。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请老师们多鼓励和指导小江学习,帮助他适应学校生活、建立自信心;请同学们多理解小江,不要取笑他,多帮助他,组织热心的同学与小江结成学习伙伴,帮助小江尽快融人班级生活。
②设计实施班级融入活动。与老师合作,利用班会时间开展“帮助小江融入班级”的小组活动。
③与小江的父母沟通。请他们平时多与小江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地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小江在城市健康地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无论是慢性病患者、残疾军人还是精神病患者,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是( )。
-
- A.基本生存需要
- B.家庭生活需要
- C.继续学习需要
- D.治疗康复需要
- 查看答案
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偏差,会导致其产生情绪和社会适应问题.因此社会工最适合采用( )方法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
- A.认知行为治疗
- B.危机干预
- C.任务中心模式
- D.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 查看答案
社区中既有的典籍、古迹、文物等文化遗产,以及民俗、艺术等其他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活动是指( )。
-
- A.社区资源
- B.财力资源
- C.组织资源
- D.文化资源
- 查看答案
在监禁场所中,矫正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中。通过公民的权利、义务教育和公民的行为规范教育,帮助服刑人员逐步了解并习得合法公民的基本素养属于( )。
-
- A.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 B.心理、情绪辅导
- C.公民教育
- D.职业技能训练
- 查看答案
( )的目的是协助孤老优抚对象维持身心健康,保障老年生活各项必需的福利服务,使孤老优抚对象过上正常、安全的生活。
-
- A.光荣院社会工作
- B.养老院社会工作
- C.教养院社会工作
- D.感化院社会工作
- 查看答案